 
			 
				我从不掩饰自己对《冬牧场》的偏爱,它应该是目前为止自己最重要的一本书吧。——李娟
李娟非虚构长篇《冬牧场》首推精装珍藏版,精细校订,全新自序,新增26张冬牧场实景写真,真切展现最后的游牧景观
——————————————————————————————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哈萨克牧民家庭,进入冬牧场,进入游牧生活的荒寒与核心处,生活了近四个月。这是哈萨克游牧民族最后的转场——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曾经顺天应地、自律慎微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不久的将来,这块古老、贫瘠又广阔的牧场,终将被放弃。
然而,戈壁在那里,羊道在那里,亘古不变的季节更迭在那里,深沉古老的天人关系在那里,它们并不因现代文明的彻底改造而消失。
李娟用这本书,为冬牧场最后的宁静时刻,最后的游牧景观,最深处最沉默的生存,做了见证式的留影。
李娟。散文作家。1979年出生于新疆建设兵团,著有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二三》《遥远的向日葵地》,诗集《火车快开》,非虚构长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现居阿勒泰,供职新疆文联。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是的,每一种生活都有咸涩难言之处,对此,人们要...
评分今天看完了《冬牧场》,上午的时候一看就放不下手了,就想一口气把《春牧场》《夏牧场》一口气看完呢。李娟的文字克制,朴素,看过作者的照片,跟她的文字一样简朴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就连三毛这样的文字,跟李娟的相比还是多了一丝丝自恋,一丝丝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侵入感。 2年...
评分游牧还是定居?读李娟的《冬牧场》 说到李娟,从她的《我的阿勒泰》开始,她的三本书我都读了,这是第四本,在还没出版的时候,就看过介绍,说这是她第一次约稿,是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冬牧场来写的。喜欢李娟的书,所以相信李娟的文笔,肯定能写好,所以毫不犹豫的就买了...
评分李娟的书看着会上瘾,这两天我每天都惦记着晚上的睡前时光,洗完澡,静静的躺在床上看《冬牧场》,进入零下三四十度的冬天,住在阿勒泰南部沙漠中的某处地窝子里,吃羊粪烤出的馕,喝一遍又一遍的茶。早晨起来,把羊群从羊粪垒起的圈里赶进荒野,把大牛和小牛分开向相反的方向...
评分这是我第一次读李娟,震撼不需要多说。刚开始读几页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一本散文会让人这么有种处处共鸣、醍醐灌顶还时不时地热泪盈眶的感觉呢?为什么觉得它似乎超越了散文带给我们的体验呢? 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说,李娟写散文有种小说的写法,他是在评价那...
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想和李娟一样去体验北疆的生活,看完后:天呐我是万万吃不了这苦的orz 我也是认知非常明确了 李娟的细节描写和语句都是那么有趣 辞藻虽不华丽却是最能打动人心 都说李娟似三毛,可她们的不同之处却是那么明显 两个人描写的手法我都爱 另外:我好想看看李娟给大家拍的照片啊!
评分紧实流畅,叙事节奏完美。成熟之作。
评分【201937】简单随性却有力有趣的文字,独特的李娟味道
评分文字很写实,又很优美。身临其境跟随作者在冬牧场生活。最喜欢这类非虚构文学。好像自己的思维放了个假一样~
评分牧民的生活在我们看来很是辛苦,好像城市生活的日子再怎么充满压力也比他们过得好,起码对于自然的变幻更加有主动权一点,在大冷的冬天可以开着空调,但是他们是在广阔的荒野,方圆十几公里也就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躲避寒冷,然后在白天还必须忍受零下几十度的天气出去放羊,一个人寒冷,孤独。如果真的脱离了这样的生活,可能也会有点无所适从吧,不知道生命的意义。 越来越感觉生命就是很平凡的存在,不管在哪做什么,每天都渴望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有一个安稳舒适的小窝安睡,和家人朋友一起谈笑聊天。而其他,也是生命必须历经的一些事情,才能苦中作乐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