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

北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徐则臣
出品人:
页数:46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2-1
价格:59.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02186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茅盾文学奖
  • 徐则臣
  • 大运河
  • 小说
  • 中国文学
  • 中国当代文学
  • 长篇
  • 文学
  • 北上
  • 历史
  • 纪实
  • 人性
  • 时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北上》是著名作家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新作。本书阔大开展,气韵沉雄,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

公元1901年,岁次辛丑。这一年,时局动荡,整个中国大地风雨飘摇。为了寻找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失踪的弟弟马福德,意大利旅行冒险家保罗·迪马克以文化考察的名义来到了中国。这位意大利人崇敬他的前辈马可·波罗,并对中国及运河有着特殊的情感,故自名“小波罗”。

本书的主人公之一谢平遥作为翻译陪同小波罗走访,并先后召集起挑夫邵常来、船老大夏氏师徒、义和拳民孙氏兄弟等中国社会的各种底层人士一路相随。他们从杭州、无锡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这一路,既是他们的学术考察之旅,也是他们对于知识分子身份和命运的反思之旅,同时,更是他们的寻根之旅。当他们最终抵达大运河的最北端——通州时,小波罗因意外离世。同时,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运河的实质性衰落由此开始……

一百年后的2014年左右,中国各界重新展开了对于运河功能与价值的文化讨论。当谢平遥的后人谢望和与当年先辈们的后代阴差阳错重新相聚时,各个运河人之间原来孤立的故事片段,最终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卷。这一年,大运河申遗成功。

作者简介

徐则臣,著名作家。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冯牧文学奖,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年度中国青年领袖”。《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同名短篇小说集获“2016中国好书”奖。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4年度十大中文小说”,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第六届香港“红楼梦奖”决审团奖。长篇小说《王城如海》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2017年度十大中文小说”、被台湾《镜周刊》评为“2017年度华文十大好书”。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俄、阿、西等十余种语言。

目录信息

2014 年,摘自考古报告 001
第一部
1901 年,北上(一) 003
2012 年,鸬鹚与罗盘 086
2014 年,大河谭 122
2014 年,小博物馆之歌 193
第二部
1901 年,北上(二) 225
1900 年—1934 年,沉默者说 340
2014 年,在门外等你 417
第三部
2014 年6 月:一封信 45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老实讲,我是冲着茅盾文学奖的招牌买的,但是,有些失望,茅奖看来是越来越水了。 2. 十月出版的这本书印刷装帧堪称一流,质量非常好,非常满意。 3. 与这么高品质的书本相比内容确实让人有些失望。 4.作者的文笔确实欠火候,虽然写的挺溜,但难掩其粗糙,清朝线中的时髦词语...  

评分

评分

评分

彼此的抵达 ——《北上》读后 徐则臣和京杭大运河算是摽上了。大运河于徐则臣,有如商州于贾平凹,高密于莫言,艾顿荒原于哈代。 2017年11月写作《北上》期间,徐则臣接受采访时表示:“运河我之前写过很多次,不仅是长篇小说里,短篇里也写过,《水边书》里写过,《夜火车》里...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茅盾文学奖已经代表不了啥了

评分

生活在京杭大运河的周围的人们,命运和大运河息息相关。故事从1900年一个意 大利人小波罗来考察运河,雇了翻译船工杂役等人,在运河从南向北进发。路上在江苏山东的几个重要码头靠岸,考察了当地民风。在义和团八国联军和清朝政府的兵戈交战大环境中,一时受到清廷官员庇护,一时受到河匪路霸威胁,一时遭到流散义和团团众追杀,最终遗憾去世。他的弟弟才是波罗来到中国的目的,他的弟弟从联军队伍中受伤逃离,因为他爱上了一个中国天津做年画家的姑娘,并克服困难娶了她,从此隐姓埋名生活在中国乡村,直到日本侵略。弟弟的后人以及受雇于哥哥的几位的后人他们的命运离不开运河,有的跑船,有的摄影运河,有的在河边开特色客栈,有的拍摄运河纪录片。很不错的书,有故事,有历史,有现代感。

评分

看着一大片四五星好评不由得怀疑不喜欢大概还是我的原因。

评分

第一部中的北上(一)写的很平,让人昏睡。时间挪到现代后,逐渐明朗、清晰,开始吸引人。但是,第二部中的北上(二)又让人回到了昏睡状态。作者是想借大运河,展现大运河对沿岸民众的深刻影响,并将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义和团时期的若干因素融入,但我觉得并不很成功。反而我觉得现代的那几段写的不错,反映出新旧变化。有些时候,不要动不动就想着要反映大历史啊!

评分

中学生水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