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彩色插图有声版)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有声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作者:费孝通
出品人:领读文化
页数:1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9-1
价格:3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992565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社会
  • 农村
  • 中国文学
  • 费老代表作,社会学必读经典
  • 传统
  • 中国
  • 历史
  • 乡土中国
  • 彩色插图
  • 有声书
  • 费孝通
  • 社会学
  • 中国农村
  • 文化研究
  • 经典著作
  • 人文社科
  • 纸质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巨擘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费先生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写成,篇篇短小精悍,语言朴实却深沉精确;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构建中国社会特有的乡土伦理体系。它对中国社会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是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解读传统中国的经典之作。

乡土中国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个古老国家的一小部分,而是这个以农业为根基的文明古国的深层次基础。在“乡愁”日渐成为一种“经济”的当下,重读经典,或许能让我们更清醒的面对这片古老而亟待新生的土地。

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

江苏吴江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曾任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该年度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荣誉奖,并成为该会会员。1981年接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的赫胥黎(Huxley)奖章。1988年在美国纽约获不列颠百科全书奖。1993年在日本福冈获该年度亚洲文化大奖。

主要作品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民族与社会》、《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査》、《行行重行行》等,著作等身,影响深远。

目录信息

目 录
Contents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重刊序言
乡土本色 — 001
文字下乡 — 010
再论文字下乡 — 019
差序格局 — 027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 038
家 族 — 047
男女有别 — 055
礼治秩序 — 063
无 讼 — 072
无为政治 — 079
长老统治 — 086
血缘和地缘 — 094
名实的分离 — 104
从欲望到需要 — 111
后 记 — 11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豆瓣推荐给我的评论,,,我一般只挑2,3星的看 因为现在又不会缺书读,,,,随便点开豆瓣,五星的评论就密密麻麻的一排又一排,每一篇都告诉你这书有多好多好,不读完它你这辈子都会后悔 但,,,真一本本读过来的才是白痴吧 所以比起哪些书是要读的,我倒是更想知道哪些书是可以跳过的...  

评分

一、“差序格局”概述 第一章《乡土本色》叙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概括了全书所阐述的“乡土”的概念。中国社会长期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形成了中国较西方的个人社会所不同的熟人社会。个人社会以法治为基础,熟人社会以礼治为传统。 法治与礼治...  

评分

作者费孝通,1910年出生,二十来岁去英国留学,2年后完成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回国后研究社会学,是国内社会学奠基人。建国后的反右运动以及文革期间遭受迫害达二十余年。2005年去世。这就是文化大师的一生,让人感慨。简单记录一下,顺带缅怀,只是出于对大师的仰慕。现在国内的...  

评分

豆瓣推荐给我的评论,,,我一般只挑2,3星的看 因为现在又不会缺书读,,,,随便点开豆瓣,五星的评论就密密麻麻的一排又一排,每一篇都告诉你这书有多好多好,不读完它你这辈子都会后悔 但,,,真一本本读过来的才是白痴吧 所以比起哪些书是要读的,我倒是更想知道哪些书是可以跳过的...  

评分

一、“差序格局”概述 第一章《乡土本色》叙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概括了全书所阐述的“乡土”的概念。中国社会长期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形成了中国较西方的个人社会所不同的熟人社会。个人社会以法治为基础,熟人社会以礼治为传统。 法治与礼治...  

用户评价

评分

总觉得一些问题就在一些地方莫名其妙打住了

评分

总觉得一些问题就在一些地方莫名其妙打住了

评分

刚从周庄古镇和同里古镇旅行回来,费老的家乡,和当地居民聊天来看,现在的社会地缘和血缘的纽带虽然不像过去那么强,但是依然存在~“某些食物是给游客吃的,我们当地人不吃”游客散去,生意人也很少永久定居,夜深人静,镇子里还是农家的灯火,说着江南水乡的吴侬暖语。在商品经济之下,房屋购买和婚姻嫁娶倒是相比较过去容易得多。是否真的融入当地人的生活,还需要时间。

评分

巨匠大师,仰望即可。薄薄一册子写尽中国乡土。

评分

很难想象一本1948年出版的书,对于现下的中国社会依旧有着独到的见解。“乡土社会”,果然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很难摆脱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