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而生動,沒有比本書更好的德國簡史瞭。
——菲利普•普爾曼(英國作傢,《黃金羅盤》作者)
200多頁,100多張圖片,一下午讀懂2000年德國史,理解歐洲紛繁復雜的曆史與今日格局。
上起公元前58 年,愷撒稱其為“居住在萊茵河彼岸”的“日耳曼人”,下訖安格拉•默剋爾的新一屆任期,2000年間德國曆史的風雲際會濃縮在200多頁的篇幅中:關鍵節點的史實、全新視角的考察、100餘幅插圖作注解,《德國極簡史》明白曉暢地梳理瞭德意誌民族的淵源、疆域的伸縮、王朝的更迭、政權的博弈、經濟的消長……以及如何製造瞭兩次世界大戰的創傷,又如何成為“歐洲最大的希望”。
這本“瞭不起的小書”,被歐美眾多媒體推薦為“你一定愛讀的《德國極簡史》”,是瞭解德國和歐洲腹地,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必讀書”,自齣版後,榮登英國、德國、日本各大媒體和書店的銷量榜單,是備受推崇的年度曆史類好書。
【英】詹姆斯•霍斯(James Hawes)
英國小說傢、曆史學傢。
齣生於1960年。在牛津大學赫特福德學院學習德語,畢業後在威爾士短暫研習戲劇,而後前往西班牙任英語老師。
1987至1989年,在倫敦大學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嚮是尼采和德國文學。其後在梅努斯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和斯旺西大學擔任德語講師。目前負責布魯剋斯大學創意寫作課程。
霍斯齣版瞭6部小說,其中兩本被改編為電影劇本。《為英格蘭辯護》預言瞭英國脫歐事件,傳記作品《卡夫卡考》引起巨大轟動。《英國佬與德國佬》從全新角度審視19世紀後期英國和德國的關係。
新作《德國極簡史》廣受好評,一度位列《星期日泰晤士報》大眾平裝書榜榜單第二名。《經濟學傢》稱之為“必讀書”,水石書店將其列為全英月度非虛構類好書。
-------------------
譯者: 舒雲亮
浙江寜波人,1982年畢業於上海海運學院遠洋係,中國作傢協會會員。譯有英國作傢弗•福賽斯的《談判高手》《黑色宣言》等8部小說,另有譯作《我的一生》(以色列前總理果爾達•梅厄自傳)、《論曆史》《與愛德華•薩義德談話錄》《加勒比海盜•希望的軸心》(塔裏剋•阿裏著)等。
# 一 对于德国史的著作看得不多,之前也只看过国人所著的这一本《德国通史》而已。和这本《德国极简史》比起来,篇幅要大得许多,内容也详细得很多。不过即便如此,再读一遍《德国极简史》,却不是重复做工浪费时间。这本书虽然简短,但是其中有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就是“两个...
評分“英、美飞机狂轰滥炸德国城市,炸死了几十万平民,他们中的许多人与纳粹毫无关联。”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战争就是屠场,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下,你我皆凡人。整本书读完,我看到的是个人和个性的不值一提。历史由战争书写,战争是非理性的产物。 一本《德国极简史》,从公元...
評分 評分“英、美飞机狂轰滥炸德国城市,炸死了几十万平民,他们中的许多人与纳粹毫无关联。” 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历史,战争就是屠场,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下,你我皆凡人。整本书读完,我看到的是个人和个性的不值一提。历史由战争书写,战争是非理性的产物。 一本《德国极简史》,从公元...
評分以下全部来自豆瓣阅读。我是不准备买了。 1,全书的第一句话。 The Anglo-Saxon powers, great and small, withdraw into fantasies of lost greatness. 盎格鲁-萨克逊的势力,不管是大是小,已经退缩到没落的空想之中。 原译甚为不通,应该是:盎格鲁撒克逊大国,无论大小,都...
這本書想要提供的就是這麼一個解釋範式:易北河-兩個德意誌。所以說題目不是德國極簡史,估計改成淺論兩個德意誌還行。很有意思,但是漏洞太多瞭。。
评分“給我一個機會,我把內鬼都殺光,為什麼不給我機會,為什麼不給我機會,我隻不過想做一個好人!我隻不過想做一個好人!”
评分有評論說此書“蛇頭虎尾”,這個比喻很形象,但我覺得恰是本書優點。初讀此書以為就是普通的德國簡史,打算略翻一下,260頁分四章,沒想到前三章隻有87頁,算是名副其實的簡史。整個第四章既不簡,也不是史,而是史論。英國作者以傲然的自由主義視角評估瞭新教誕生後的德國,結論鮮明不俗:真正的德國是源於羅馬邊緣省份,由查理大帝繼承,位於易北河西岸萊茵地區的西方列國,包括奧地利。當普魯士從東方蠻夷中形成並接受新教,這個易北河東岸的、專製極端的德國最終在俾斯麥運作下統一德國,把專製極端容剋製度強加給西部,於是普魯士二帝搞瞭一戰,普魯士遺老遺少選齣瞭希特勒。兩德分裂對西德是大好事,統一後原東德再次泛起極端思想。總之,是俾斯麥種下種子,結齣1866-1945的邪惡曆史,一度滅亡瞭自由民主的西方的德國。
评分很英國視角……黑帝國東部的立論站不住腳,東普魯士-東部德國是威權餘孽……這結論過於乾脆簡單。很反感這類“大曆史觀”
评分簡史篇幅有限,不僅需要文字凝練,更需要能精準抓住曆史龐雜脈絡的要點,這本德國簡史便做的蠻優秀。從古羅馬帝國的日耳曼邊界開始切入,這本書的最深的立意不僅停留在說明當代德意誌民族形成的源流,更重要是通過曆史脈絡分析當代德國矛盾形成的原因:羅馬帝國文明界限對德國發展的早期影響、路德宗教改革的深遠作用,普魯士-納粹政權對德意誌詮釋的偏差、易北河東西兩岸的隔閡等等。作者的許多觀點蠻特彆(似乎對易北河東岸的普魯士沒有太多好感,盡力撇清普魯士對整個德意誌的代錶性),甚至已經超齣瞭“簡史”的框架,這倒是個驚喜。另外圖錶豐富很加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