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经典之作。在此书的第一部分,罗杰斯大师回顾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经历、成长体验,以及人生观的起源等。此书的第二部分,罗杰斯详细介绍了其个人的专业观点和参加的各种活动。书中的第三部分,重点讨论了教育问题,他提到了自己对于教育性质的认识以及展望。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中,罗杰斯发表了他对文化巨大改变的看法,也推测了我们的世界改变的方式。 罗杰斯相信每个人有其自身的力量,能够在混乱中找到出路。此书讨论的内容,已不局限于心理疗法,而是一种观点,一种哲学,一种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方式,是任何国家、任何职业的人都能非常热衷的、使生命得以扩展的方式。
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他提出了“个人中心取向”“无条件积极关注”“会心团体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概念和技术,这些理论的魅力至今不减。他于194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原来我有着孤独的模样 ——《论人的成长》读后感 (文/婧婧) 自从意识到该自我成长,要学会看这个世界后,思维的灵感...
评分 评分《论人的成长》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关于心理学的一部著作,是大师七十高龄仍旧笔耕不缀的成果。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从个人到团体,从眼下到未来,论述了罗杰斯的看法和观点,关于心理学,关于他倡导的学派以及这个学派的发展。 在评价这本书之前,对罗杰斯的出身应该有所...
评分什么是现实,罗杰斯《论人的成长》说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群体观念。 一直以来我不仅离得人群的观念有些远,还不是很能理解这些观念。但是最近的一些心灵上的成长,带我离喧嚣、热闹、生意更近了一些,离这些观念更近了一点,离现实更近了一点。 从前心情焦虑,无所事事。 现在在生...
评分推荐序中的错误 亚隆写的推荐序,亚隆的文字其实通俗易懂,很好翻译。 这篇文字中错误如下: 1. p001 第三段: 罗杰斯不仅为她悲惨荒芜的一生感到悲痛,也对精神病医生通过毫无人情味和带有偏见的精确诊断,将其移情为一个物体而感到愤怒。 此处“移情”不妥,原文是“transfor...
这本书介绍了不少新潮的思想,其有点类似灵性、神秘学、宗教等,并且和超个人心理学有共同之处;也阐述了个人中心疗法的效果,无论是一对一的还是团体形式的,但是没有对具体的操作方式做多少说明,这一部分内容或许可以在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得到补充。
评分...我认为,我们的社会将不会建立在盲目的信奉一种实相的根源、信条或者观点之上,而是建立在共同承认彼此是合法的个体,有各自的事项之上,人类彼此关心的自然本性将不会是"我关心你,因为你和我是一样的人",而会是"我珍视我真爱你,因为你跟我不同",你认为我会太过理想主义吗?确实如此,我怎么会如此天真而不现实... 卡尔罗杰斯好可爱。
评分这本书介绍了不少新潮的思想,其有点类似灵性、神秘学、宗教等,并且和超个人心理学有共同之处;也阐述了个人中心疗法的效果,无论是一对一的还是团体形式的,但是没有对具体的操作方式做多少说明,这一部分内容或许可以在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得到补充。
评分这本书介绍了不少新潮的思想,其有点类似灵性、神秘学、宗教等,并且和超个人心理学有共同之处;也阐述了个人中心疗法的效果,无论是一对一的还是团体形式的,但是没有对具体的操作方式做多少说明,这一部分内容或许可以在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得到补充。
评分其实并不算是人本主义理论的梳理,而是对于自己一生和所宣扬的人本主义是如何契合的。在人本主义里面,忽视了很多从众、惯性、习得性无助对于个人的影响,但是可能是我对于人本主义技术了解不多,所以无法想象出这部分困难在人本主义里面该如何解决。罗杰斯太注重个人了,太理性了。妻子老迈之后他选择过自己的生活,这个点从理性的角度上无可厚非,但是却让我的感性受到一定的困扰。而阿德勒则相对客观很多,某种程度上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是自利程度更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