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与河北之间

长安与河北之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仇鹿鸣
出品人:谭徐锋工作室
页数:40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1-1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3240739
丛书系列: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仇鹿鸣
  • 中晚唐
  • 隋唐史
  • 政治史
  • 政治文化史
  • 中古史
  • 长安
  • 河北
  • 历史
  • 唐代
  • 地域
  • 文化
  • 政治
  • 军事
  • 地理
  • 人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布罗代尔认为,“在谈到各个帝国和它们的兴衰的时侯,也许应该注意到促使这些国家诞生的命运,也就是说,不要混淆时期,不要过早去察觉那些与日俱增后来变得强大的事物的巨大威势,也不要过早去预示那些随着岁月流逝后来不再强大的事物的衰落”,中晚唐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之处便在于这是长达两个半世纪缓慢的“衰落”,甚至可以略带夸张地说将这一过程描述为“衰落”是后世史家提供的刻板印象。本书的讨论虽仍集矢于唐廷与藩镇这一旧议题,但观察的角度力求与前人有所不同,尝试从政治的动态演变与藩镇内部的变迁入手,考索中晚唐政治运作中的惯例与默契。作者熟练运用新出石刻资料,并与传世文献融会贯通,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勾勒与以往稍具不同的历史演进线索,推陈出新,别开生面。

作者简介

仇鹿鸣,1981年生,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2000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2008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出版专著《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参与修订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的点校,并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古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士族政治、石刻文献等。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五星会聚与安禄山起兵的政治宣传
一、小引
二、四星聚尾与玄宗朝的德运之争
三、金土相代:安禄山起兵的政治宣传
四、严复的死亡与哀荣
第二章 一位“贰臣”的生命史:王伷在安史之乱中的沉浮
一、赵骅:《忠义传》中的“贰臣”
二、四易其主:安史乱中的王伷
三、唐廷处置“贰臣”政策的形成与转变
四、张巡、许远之外:唐人眼中的陷伪臣僚
五、 “忠”的观念强化与扩展:社会与思想层面的互动
第三章 墓志书写与葬事安排:安史乱中的政治与社会一瞥
一、伪号行用与正朔认同关系辨考
二、国号与年号:安史政权内部的正统之争
三、动乱中的葬礼
四、余论
第四章 权力与观众:德政碑所见唐代的中央与地方
一、作为政治景观的纪念碑
二、德政与秩序
三、控驭之道:德政碑的政治学
四、尾声
第五章 政治的表达与实践:田氏魏博的个案研究
一、长安与魏州:政治景观的建造
二、纪念碑中的政治:田氏魏博时代刻石表微
三、魏博田氏的双重镜像
四、政治默契的形成
第六章 刘广之乱与晚唐昭义军
一、李裔家世与高湜出镇昭义的背景
二、咸通、乾符之际昭义节度使人选订误
三、隐没的三十年:刘广之乱与会昌伐叛的善后
四、唐代藩镇变乱模式的演化
第七章 唐末魏博的政治与社会——以罗让碑为中心
一、罗让碑的发现与调查
二、唐末变局中的魏博镇
三、魏博政治中的罗氏家族
四、作者与读者:罗让碑中的政治书写
五、记忆与诠释:罗弘信的符谶制作
第八章 深描与重绘:中晚唐历史演进线索的再思考
一、“胡化说”的射程
二、长安与河北之间
三、藩镇研究史的反思
四、重绘中晚唐历史线索的尝试
参考文献
本书各章初出刊物及修改情况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80后的仇教授的第一本书《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真是惊艳,把事件背后的脉络梳理地清清楚楚,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颇有大家风范。本书是仇鹿鸣对中晚唐历史研究的八篇文章的合集,不如第一本书一气呵成,但各篇文章的主题也是相通的:从新出土的墓志和至今仍存的德政碑...  

评分

评分

评分

仇鹿鸣老师的新书终于到手了,这本新书有种与《魏晋之际的权力关系与家族网络》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传世文献的充分发掘和对学术史的梳理把握,是仇的一贯的学术风格,也是其书使人读来酣畅淋漓之处。但与旧著不同的是,《长安与河北之间》更注重对出土材料的解读,以及对新文化...  

评分

藩镇史研究的力作,几乎所有文章都经过了大幅度增订,非常用心。尽管是论文合集,但主题线索仍然比较清晰,论述时间自安史之乱到唐末也颇为完整,主因应该是作者对话对象的同一性,基本是回应陈寅恪胡化说及日本学界征服王朝论唐宋变革论等观点,如第一章以严复墓志中四星会聚...  

用户评价

评分

豆瓣评分实在过于虚高,作者此书大不如李碧妍之书,有拼凑之嫌

评分

仇神的书向来评分有点虚高,但内容绝对不虚。本书结集了仇鹿鸣关于中晚唐的八篇学术论文,虽为文集,也略成体系。主题集中于河朔藩镇与唐廷之间的互动关系,方法上能够广泛参证于石刻碑志,同时借鉴文化史和传播史的观点进行思考,尤其是作者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能够自由出入,从个案的考证引出长时段的历史判断,对新观念的提出也能提供扎实的根据和反复的论述。最后一章的“深描与重绘”相当精彩。之前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不过浮于表面,看了这本书,才算明白了韩愈名篇《送董邵南序》文字中寄寓的复杂心曲,恰可作为该时代的一个注脚。

评分

“断碑题字,苔痕横啮。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评分

于中古中国,做青春学问,且看陈枝开新叶;处永嘉之末,闻正始之音,始知深山有鹿鸣。

评分

这本书其实应该改名为《从唐代碑文展开来说中央与藩镇的故事》。虽然作者尽力在讨论长安与河北之间的关系,但因为出发点是碑文,行文的范围受到很大局限,很多想讲的事情只能最后匆匆塞到最后一章几笔提过。讨论中晚唐藩镇关系的书,个人还是推荐看李碧妍的那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