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罗代尔认为,“在谈到各个帝国和它们的兴衰的时侯,也许应该注意到促使这些国家诞生的命运,也就是说,不要混淆时期,不要过早去察觉那些与日俱增后来变得强大的事物的巨大威势,也不要过早去预示那些随着岁月流逝后来不再强大的事物的衰落”,中晚唐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之处便在于这是长达两个半世纪缓慢的“衰落”,甚至可以略带夸张地说将这一过程描述为“衰落”是后世史家提供的刻板印象。本书的讨论虽仍集矢于唐廷与藩镇这一旧议题,但观察的角度力求与前人有所不同,尝试从政治的动态演变与藩镇内部的变迁入手,考索中晚唐政治运作中的惯例与默契。作者熟练运用新出石刻资料,并与传世文献融会贯通,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勾勒与以往稍具不同的历史演进线索,推陈出新,别开生面。
仇鹿鸣,1981年生,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2000年9月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2008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出版专著《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参与修订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的点校,并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古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士族政治、石刻文献等。
藩镇史研究的力作,几乎所有文章都经过了大幅度增订,非常用心。尽管是论文合集,但主题线索仍然比较清晰,论述时间自安史之乱到唐末也颇为完整,主因应该是作者对话对象的同一性,基本是回应陈寅恪胡化说及日本学界征服王朝论唐宋变革论等观点,如第一章以严复墓志中四星会聚...
评分藩镇史研究的力作,几乎所有文章都经过了大幅度增订,非常用心。尽管是论文合集,但主题线索仍然比较清晰,论述时间自安史之乱到唐末也颇为完整,主因应该是作者对话对象的同一性,基本是回应陈寅恪胡化说及日本学界征服王朝论唐宋变革论等观点,如第一章以严复墓志中四星会聚...
评分当代新派史学家延续了陈寅恪、田余庆等大家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治史风格。官方对史料有意识的甄别和裁剪,构建有利的叙述,在王朝正统观念笼罩下的史书编纂无疑是一种选择性记忆。安史之乱和后续的河北藩镇,因战乱及立场异端,导致很多史料湮没于时间。本书的研究方法独辟蹊...
评分作者以墓志为原始史料证经补史,立碑是为了立名于后世,但“把字刻在石头上”其实并不保险。隋炀帝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欲求名,一卷史书足矣,何用碑为?若子孙不能保家,徒与人作镇石耳。” 其中提及的《平淮西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平淮西碑本为韩愈撰文,后被磨平改...
评分佩服。最喜欢《权力与观众》一篇
评分于中古中国,做青春学问,且看陈枝开新叶;处永嘉之末,闻正始之音,始知深山有鹿鸣。
评分这本书其实应该改名为《从唐代碑文展开来说中央与藩镇的故事》。虽然作者尽力在讨论长安与河北之间的关系,但因为出发点是碑文,行文的范围受到很大局限,很多想讲的事情只能最后匆匆塞到最后一章几笔提过。讨论中晚唐藩镇关系的书,个人还是推荐看李碧妍的那本。
评分“断碑题字,苔痕横啮。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评分感谢作者。通过德政碑、墓志铭、神道碑勾勒出一个暧昧的、微言大义的政治图景,区别于封闭的、盲信的部分史料,眼光很是独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