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缮:惜物之心

金缮:惜物之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日]小泽典代
出品人:新民说
页数:224
译者:张含笑
出版时间:2019-5
价格:12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81093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美学
  • 人文
  • 新民说
  • 金缮
  • 工艺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艺术史
  • 金缮
  • 惜物
  • 修复
  • 传统工艺
  • 匠心
  • 美学
  • 文化传承
  • 手工
  • 可持续
  • 生活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发端于日本室町时代茶道世界的金缮,是具备日本独特审美理念的器物修缮方法。它赋予修复后的伤痕新的美感,给器物创造新的价值,代表着一种美学、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

《金缮:惜物之心》,是一本探寻了解日本金缮工匠和相关技艺的生活美学读物。书中有对祥见知生、松本武明、土器典美等日本知名金缮师的专访,作者深入其工作场景,感知金缮之路,全面介绍了日本金缮名师及他们的工作和金缮的基本技法,同时记录下不同金缮师对于器物修复艺术的感悟。书中回顾了金缮的产生与发展,并从作者与金缮师的相处过程中,引领读者体悟人与器物的关联,感受金缮所具有的独特审美意蕴。

◉编辑推荐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日本金缮名师和他们的作品及理念,同时讲授了金缮的基本技法。 在崇尚物质消费的时代,体现了对于“珍惜之心”下生活方式的精神性探索和审美需求。

附赠“中国金缮先行者”邓彬先生所撰别册,收藏中国金缮精华内容。

书末附有金缮基本工艺手法介绍及金缮店铺信息,体验性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小泽典代

日本千叶县人,专注手工艺及造型设计相关方面的采访与写作。擅长通过人与器物的关系,从平常的生活中发掘美好而有趣的题材。著有《墨西哥刺绣》《日本手艺活——传统手法缔造的日常美物》等手工艺相关书籍。

◉别册作者简介

邓彬

被誉为“中国金缮第一人”。现执教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专注于中国古代器物文化,并研究传统木作和漆作工艺。2014年,他关于金缮的论文发表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美术观察》,受到多家媒体采访报道。曾在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中受访讲述金缮修复技艺。

◉译者简介

张含笑

混迹广告圈的斜杠青年。业余时为设计 杂志和媒体撰稿。热爱文字和器物,两者皆可为工具,亦可成作品。认为人生每次的偶遇都值得用心对待,无论是对人对事,还是对物。《金缮:惜物之心》之后,又参与了《d设计之旅》系列丛书的翻译工作。

目录信息

Ⅰ 前言——小泽典代
VII 序——邓彬
01 第一章 有金缮相伴的朝朝暮暮
05 祥见知生
15 松本武明
27 土器典美
35 惠藤文
45 猿山修
55 铃木伸二
65 关根由美子
75 井山三希子
85 田村香乃
95 大内美生
105 川崎启
115 市川洋介
123 宇南山加子
129 中川千惠的金缮体验

139 第二章 金缮匠人•修修补补的日常
143 堀道广
155栉谷明日香
165 小林刚人
173 第三章 一起来学习金缮吧
176 破损的种类及其名称
178 金缮工艺的必要工具和材料
182 陶器、瓷器、木制品的金缮方法指南
196 关于漆艺和金缮
198 你想知道的关于金缮的点滴
201 你想知道的金缮术语
202 附录:金缮店铺信息
205 译后记:生活是一件需要经营的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听长辈讲从前,跌碎的瓷碗、漏口的汤盆,他们都会小心收起,等着挑担的匠人经过门前,叫住了,修修补补、涂涂抹抹,还能用。 这门修补技艺,我们叫“锔活”。日本也有类似手艺,使用朱合漆直接粘补,加上金粉,叫“金缮”。金缮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室町时代(1336年),在起初,从...

评分

听长辈讲从前,跌碎的瓷碗、漏口的汤盆,他们都会小心收起,等着挑担的匠人经过门前,叫住了,修修补补、涂涂抹抹,还能用。 这门修补技艺,我们叫“锔活”。日本也有类似手艺,使用朱合漆直接粘补,加上金粉,叫“金缮”。金缮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室町时代(1336年),在起初,从...

评分

听长辈讲从前,跌碎的瓷碗、漏口的汤盆,他们都会小心收起,等着挑担的匠人经过门前,叫住了,修修补补、涂涂抹抹,还能用。 这门修补技艺,我们叫“锔活”。日本也有类似手艺,使用朱合漆直接粘补,加上金粉,叫“金缮”。金缮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室町时代(1336年),在起初,从...

评分

听长辈讲从前,跌碎的瓷碗、漏口的汤盆,他们都会小心收起,等着挑担的匠人经过门前,叫住了,修修补补、涂涂抹抹,还能用。 这门修补技艺,我们叫“锔活”。日本也有类似手艺,使用朱合漆直接粘补,加上金粉,叫“金缮”。金缮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室町时代(1336年),在起初,从...

评分

听长辈讲从前,跌碎的瓷碗、漏口的汤盆,他们都会小心收起,等着挑担的匠人经过门前,叫住了,修修补补、涂涂抹抹,还能用。 这门修补技艺,我们叫“锔活”。日本也有类似手艺,使用朱合漆直接粘补,加上金粉,叫“金缮”。金缮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室町时代(1336年),在起初,从...

用户评价

评分

其实对这种修修补补的工作并不感兴趣,小时候做手工也是排倒数的。但是与日本人对待日常物品的态度一样,很欣赏他们对物的珍重之心,将冷冰冰的物品赋予温暖的情感。。物尽其用,也是在积累福报。。而金缮也是在修复人心,将那些支离破碎的不如意打捞起来,不急不躁,一点点用心地串联起来、修补、打磨,赋予其新的意义。这不也是很伟大的人生态度嘛!

评分

珍爱之物破损,与其依依惜别,不妨用心修护。 毕竟美,由心而生。 《金缮:惜物之心》

评分

由衷地珍爱每一件物品

评分

家里有一萩烧小盏,名家姬萩,意外摔坏,请邓彬先生做了金缮修补,现在有了另一种美,很奇怪,并不是残缺之美,反而有种奇特的华丽感。想学金缮。

评分

原本基於厚度對內容很是期待,結果發現不過是一本作者拜訪日本各家相關店鋪所作的極其簡要的店鋪介紹和採訪。通常每間店鋪和店主作者僅賦予兩三頁簡要文字(不足一千),再配以圖片,同時偶爾追憶自己年輕時的生活。然而除了讓年近三十的我得一窺生活的不同可能性,無論哪方面,都不見深度或感染力——或許這就是這個世代的特徵。金繕技術介紹尚可然而也簡要,不知是否技術本身所限。倒是別冊作者鄧彬現身談金繕的藝術特徵和哲學背景,配以自己所修復器具作爲旁證,十分有趣也讓人有所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