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汪晖 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 历史 中国 中国研究 文化 社会学
发表于2025-04-14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全四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中有一条贯穿全书的线索,即知识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例如天理与郡县制国家的关系、公理与现代民族主义及其体制的关系等。在讨论康有为时,我特别地提到了他对儒学普遍主义的再创造,而这个再创造的前提恰恰产生于一种历史意识,即儒学的普遍性与中国概念之间的那种自明的关系发生松动了。在这个前提下,当你要论证儒学具有普世性的时候,必须以承认中国只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中国之外存在着巨大的外部为前提——这个外部不仅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也是文化政教意义上的。当儒学普遍主义与一个置身于众多国家或外部之中的中国形象相互连接的时候说明了什么呢?我认为说明了民族主义对于某种普遍主义世界观和知识谱系的依赖。换句话说,这种新型的儒学普遍主义的诞生是和作为一个新型世界体系中的主权国家的中国的诞生同时发生的。这里所谓儒学普遍主义实际上正是现代公理观的曲折的呈现方式。
在历史研究中,任何脱离具体的语境、文本而将问题提炼为简短的结论的努力都会牺牲太多的历史感。这篇导论不准备对全书内容进行全面概述,而只是将历史分析过程中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整理出来,提供给读者在阅读全书时参考。作者的讨论集中在两个反思式的问题上:中国(尤其是现代中国)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国的现代?上述两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领域和视野展开讨论,本书的分析是从一个有限的角度——即思想史的角度——展开的:作者从有关中国的历史叙事的分析出发讨论第一个问题,围绕着天理世界观和公理世界观的相互关系展开对第二个问题的分析。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
曾就学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年)、《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年)、《死火重温》(2000年)等。
汪晖这种“大学者”,连句子都写不通顺,思维之混沌,史实之混乱,不忍猝读。杨奎松也是忍不住了,才对他发飙的吧?
评分历史语境学和观念史的思路到了,能切入一些关键哲学讨论背后的政体转型。可惜,有卓识而没手艺,除了引哲学原典外,大量的引用其他学者的论述作为佐证,填充本需要细致提供论据的环节,至于史学相关的研究,更捉襟见肘,直接拿别人研究来充数。一查简历,出身文学,也就释然了,相比于撰写哲学历史学论文动不动行文滥发感慨的不入流文学出身的学者,已经很努力了。
评分虽然有些问题,但是启发性掩盖了一切!
评分逻辑不通是硬伤 似乎还有结论在先的毛病……
评分上卷第一部
摘要:长达十多年的持续思考和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时局动荡和不同地域的游历,使此书得以重新阐明中国历史和文化在长时段里发展的隐秘轨迹,并提供了一个新的叙述方式来突破现存的中国研究范式。在中国,这部著作的出版是一件文化盛事,影响并不限于学界,也波及了广大的普通读...
评分Since the 1990s, Wang Hui has been an agenda-setting figur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intellectual landscape. A leading representative of China’s ‘New Left’, he has been at the centre of public debates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his path-breaking essay, ...
评分汪晖这个书是近二十年左右最重要的一本书,篇幅很大,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涵盖的几乎是从一开始一直到现在,他在每一个部分的进入都有很多他自己的看法。所以我觉得可能牵涉到两个语境,一个就是当代语境,就是处在当代二十年左右的中国思想、文化、学术变迁当中,汪晖自己的一...
评分之前读过一本西方政治思想史,以年代为编,将西方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思想家逐一细数。可以作为进一步了解西方思想的人名录和书目。而汪晖的这部思想史著作则不同。它分上下两卷,讲的是“五四”以来的两个主题,“德先生”——现代民主政治和“赛先生”——现代科学主义。而且和...
评分今天参加这个会议心情很是复杂。汪晖是我二十年前的老朋友,在研究生院我们一起生活、学习了多年,有着共同的经历,建立了很好的友谊,甚至曾经见证着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一段历史。后来我一病经年,退出了学界。十年后当我重返学界的时候,发现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有些变故使...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全四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