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部历史哲学著作。书中突破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论,创造性地提出轴心期理论,他宏观对历史进行分期,认为人类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期、科学技术时代。其中史前文明、古代文明为一间歇期,公元前800到公元200年为轴心期,而他强调轴心期的重要性,提出每一次人类历史的飞跃都要回顾轴心期即复兴。
作者: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1883—1969),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曾任海德堡大学、巴塞尔大学教授。倡导存在哲学(后又称新人道主义),是20世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要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我们时代的理性与反理性》、《世界观的心理学》、《罪责论》、《生存哲学》、《海德格尔札记》、《哲学自传》等。
译者: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全球史、德国哲学以及中国学术史的研究。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大阪)会长以及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北京)副会长。主编的刊物有:《全球史与中国》、《寻找》、minima sinica、Orientierungen等,有论著、译著、编著多种出版。2018年3月在我社出版《思想断章》。
卡尔·雅斯贝斯在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突破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论,创造性的提出轴心期理论,他宏观对历史进行分期。 其中史前文明,古代文明为第一间歇期,公元前800到公元200年为轴心期,而他强调轴心期的重要性,提出每一次人类历史的飞跃都要回顾轴心期即复兴。 ...
评分说实话是有一些失望的,雅斯贝尔斯的书写方式让人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但是到了具体的论述当中又极容易被他绕晕(也有一部分是翻译的原因)当然雅斯贝尔斯的学识以及对历史的整体认知水平是毋庸置疑的。雅斯贝尔斯试图以“轴心时代”为核心构建一种整体化的历史图景,这一图景既...
评分 评分卡尔·雅斯贝斯在其《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突破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论,创造性的提出轴心期理论,他宏观对历史进行分期。 其中史前文明,古代文明为第一间歇期,公元前800到公元200年为轴心期,而他强调轴心期的重要性,提出每一次人类历史的飞跃都要回顾轴心期即复兴。 ...
2019年6月末—7月初读。 感兴趣的是雅斯贝斯关于历史这个概念的阐释。历史之主体为人,故徒有生物,称不上历史。
评分驯服这本书需要费一番精力,但读完之后会有比较高的满足感。阅读的窍门在于需要适时切换“我”的意识尺度,有时候是个体的我、有时候是人类整体的我们,有时候代表历史,有时候是整体历史的统一性……当能适应如此之多的我同时存在、随心出现和退隐的时候,对作者的阐述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一些。本书的艰涩就在于作者一直从个体的本我意识来理解和描述如此之多的尺度意象。比如历史的统一性,从个体的尺度来说,永远不可能统一;从地球和时间的和尺度来看,毋庸赘言一直都是统一的。历史的终极目标呢,对人类来说只能是未完成(或许有局部或片断地完成);但从历史本位来看,那就是完结。其实所有哲学最终对读者的意义都是:“人愿意居于何处?人将为何种目的而去工作?”
评分雅p文笔这么好,译介却不成体系
评分2019年6月末—7月初读。 感兴趣的是雅斯贝斯关于历史这个概念的阐释。历史之主体为人,故徒有生物,称不上历史。
评分雅p文笔这么好,译介却不成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