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发表于2025-02-03
為權利而鬥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作者魯道夫·馮·耶林(1818—1892),十九世紀西歐最偉大的法學傢、新功利主義(目的)法學派的創始人。本書是他在1872年所做的一場有關“為權利而鬥爭”的報告的基礎上,修改和擴充完成的一部法學著作。在本書中,耶林指齣,所有的權利都麵臨著被侵犯、被抑製的危險,因為權利人主張的利益常常與否定其利益主張的他人的利益相對抗,所以權利的前提就在於時刻準備著去主張權利,要實現權利,就必須時刻準備著為權利而鬥爭。耶林在文中雄辯地批評瞭薩維尼所認為的“法的形成同語言的形成一樣,是在無意識之中,自發自然形成的,既無任何角逐,亦無任何鬥爭”這一觀點。本書可謂法律史上不朽的名著,它以深刻的思想鼓舞民眾的權利觀念和鬥爭意識。
耶林(1818-1892),19世紀西歐最偉大的法學傢,也是新功利主義(目的)法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不僅對西歐,而且對全世界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
鄭永流,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犧牲一種被侵害的權利是怯懦的行為,人們的這一行為招緻恥辱,招緻對共同體的最大損害;為權利而鬥爭是倫理的自我維護行為,是一種對個人和集體的義務。”(這一版翻譯看得好纍,附錄的演講比正文清晰
評分後記中譯者提到他曾想譯為“為法權而鬥爭”,在我看來更貼切一些: 1.法權經過鬥爭纔能得到。把民族和它的法連一起的牢固紐帶,不是習慣,而是犧牲。 2.當權利收到侵害,和平和權利總要犧牲一個,這是選擇。 3.抵抗不法維護權利是義務,對自己也是對集體。 4.為權利而鬥爭也是為製定法而鬥爭。(這一點太精妙瞭) 5.維護權利不隻是為瞭錢,也是為瞭自己的人格。就像是國傢之間為瞭寸地之爭也要打仗,即使付齣很多物質,如果不打的話,以後就會有無數被侵害的可能。
評分“犧牲一種被侵害的權利是怯懦的行為,人們的這一行為招緻恥辱,招緻對共同體的最大損害;為權利而鬥爭是倫理的自我維護行為,是一種對個人和集體的義務。”(這一版翻譯看得好纍,附錄的演講比正文清晰
評分與張肇桐譯本(1902年11月上海文明編譯印書局初版)對讀。包括此本譯者在內的數人,都說1901年《譯書匯編》雜誌刊登過章宗祥所譯第一二章,但我隻在該刊第1,3,4期的目錄上看到,正文全無。據法學史介紹,本書是“實行法學”派的開山之作,其中對“權利”和“利益”的辨析,“疼痛感”和“權利起源”關係的論證,“抗爭”價值的揭示,影響瞭此後數百年的法學進程。而從東西思想史上看,本書通過日本中介進入中文世界,恐怕隱伏著一條少有人注意的“耶林-加藤弘之-梁啓超-魯迅”的思想脈絡。
評分“假如是非感在可以期待的支持和協助的時候卻遇到瞭挫摺,誰能認為,當利益超齣瞭私權的範圍而關乎到國傢法律或民族法律的問題時,這種奴顔卑膝的、失去活力的、病怏怏的、缺乏所有理想熱情的是非感,可能會一下子振作成活力四溢的情感呢?未曾一次習慣於勇敢地去捍衛自己權利的人,又如何可意識到那種為瞭整體而獻齣自己財産和生命的衝動?”
如果有老师再对我们问,侵权区分故意和过失有意义吗,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有”!然后装逼的机会来了,老师必然勃然大怒说我一学期侵权法白学了,然后我就这样回应他: 我们不是都读过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吗?他里面最核心的观点不就是——如果你是无意、过失、疏忽侵犯了我...
評分 評分上海小红楼案无一官媒敢为其发声;一位勇敢的学长在校人大代表选举前夜发长文质疑现行制度是否真正践行了宪法精神;被梅桢起诉的学长表示会尽力到场出庭……近来发生在身边的许多事让我觉得无奈又迷茫,直至我读完耶林的这本书,心中郁结总算找到了排解的出口。 为权利而斗争本...
評分常恨本科时没有读多少书,尤其是法律的那些名著。对镜嗟叹不如掌灯展卷。耶林的这本小册子是很经典的,其实耶老先生不管是从微观上分析,还是宏观上取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要维护法律秩序。徒法不足以自行,光有法律,而没有民众对法律的尊重,没有对法律的实行,...
評分呼吁教育部推荐这本书几乎没什么指望,他们只会推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读物。但作为法学院的老师请本着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法学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向学生们推荐这本书。与其讲那些自己都不相信的社会主义法治,还不如让学生多读读名著,我大学毕业后扔了很多教...
為權利而鬥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