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组曲

法兰西组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536
译者:袁筱一
出版时间:2018-11
价格:6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45690
丛书系列:内米洛夫斯基作品集
图书标签:
  •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 法国文学
  • 法国
  • 长篇小说
  • 小说
  • 文学
  • 外国文学
  • 外国小说
  • 历史
  • 文学
  • 法国
  • 文化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尘封半个多世纪后,内米洛夫斯基的遗著《法兰西组曲》终于在二〇〇四年出版,并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该奖项首次颁发给已故作家,也将内米洛夫斯基的传奇带回了公众视野。

小说本应由五个不同的“乐章”组成(参见本书附录一《手稿注释》),但内米洛夫斯基只来得及写完前两个乐章就遭纳粹杀害。第一乐章《六月风暴》描绘了一九四〇年巴黎大逃亡的画卷,冷峻地勾勒出逃亡路上资本家、平民、士兵、农民的百态。第二乐章《柔板》由道路转入小镇,微妙的对抗与缱绻在小镇居民和德国士兵之间展开。一段段有名有姓的命运,未传达的噩耗、未完成的爱情、未行动的觉醒,都将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魅力推至顶点。

现在有一个更加平淡无奇的问题,只是我一直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人们看到下一本书的时候,难道不会忘记前一本书的人物吗?正是为了避免这一点,我要写一本长达一千页的作品,而不是写一本由几卷作品组成的作品。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作者简介

传奇女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1903-1942)

她出生于一九〇三年,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移居巴黎,凭借小说处女作《大卫•格德尔》登上法国文坛,其刚劲有力的文风令读者难以相信作者是一位年轻女性。后来,她又创作了《舞会》《库里洛夫事件》《伊莎贝尔》《猎物》等多部小说。二战爆发后,内米洛夫斯基开始逃亡,创作变得既艰难又危险。一九四二年夏,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害。未完成的野心之作《法兰西组曲》跟随她的长女德尼斯挨过了战火,于二〇〇四年出版,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内米洛夫斯基也成为唯一一位凭借遗作获此殊荣的作家。

目录信息

目录
序言 001
…………………………………………………米利亚姆•阿尼西莫
第一部 六月风暴 001
第二部 柔板 243
附录一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手稿注释 433
附录二 一九三六— 一九四五年的通信 457
致谢 498
…………………………………………………德尼斯•爱泼斯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久以来,似乎都找不到有哪一种如此般的悲惨幕后让我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作者曾是一位很有名的犹太裔作家。在体验了战争磨砺后,她决定写一部1000页,由五部分构成的史诗。就在完成第二部时,她被送去了奥斯维辛集中营。这部未完成的书稿一直在她孩子的身上保管着,直到60年...  

评分

我曾认为,女性作家是永远难以企及伟大的,因为她们无法摆脱顾影自怜的自恋,这一女性作家特质,在成就了她们的同时也成为她们的局限。 《法兰西组曲》是我看到的一个例外。它让我看到一位女性作者可以超脱自身的小世界,对时代和世界怀有真真切切的关注。宛如工笔画一般...  

评分

二十岁以前,我可以直视别人的双眼,理直气壮地说:难道人生来不就是平等的吗?当我们在一样的天空下,坐在一样的大学课堂听同一个老师的声音,我们接收到的讯息都是一样的吧,尤其大多数人都有那样的一个从小一起到大的朋友,你们看上去旗鼓相当,身份相等。 我现在当...  

评分

看了《法兰西组曲》的第二部《柔板》,很久没有被激起这样的阅读兴奋了。打从现代派兴起之后,满目皆是支离破碎的结构,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叙事,歇斯底里的即兴对话。这次看到这么传统笔法的小说,那根绷紧的阅读神经,马上就被按摩松弛了。清晰的叙事线,扎实的细节功夫,丰腴...  

评分

每一次看伊莱娜的作品都会让我感觉被一种深深的绝望压迫着,这种感觉在这一次更是久久无法散去。每一个伊莱娜笔下的人都有着被生活所扭曲后的真实,她可以将人性深处那种自私放大后以一种让人感觉无奈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如同一件被磨破了美丽外衣的物件,将其内底的粗糙坦露在你...  

用户评价

评分

有人的地方就有绝望。爆炸中人类的绝望和小猫的挑衅,近乎于诗。仔细想了一下“怜悯”,我觉得这个词,某一层意思是:忍耐即将作用于自身的苦难。从遗稿/草稿里感受到了作者的善良和伟大,而日常无聊又不可思议地继续了,她的死使我遗憾到有流泪的冲动。 (非常羡慕作者丈夫对作者的感情,但我好像其实就是在羡慕我自己)

评分

极好,两个附录也很值得读。和内米洛夫斯基相遇的过程很慢热,一开始是《星期天》,现在想来对此书印象不深,要再读一次。然后是《大卫格德尔》和《舞会》。再然后,《法兰西组曲》。人民出版社的版本虽然厚但是轻。买齐了作品集,迫不及待了。

评分

《风暴》读起来像《战争与和平》里莫斯科大逃亡那部分;《柔板》写得比第一部分更吸引人,写日常生活一样在写战争。最震撼的应该是附录的两部分,《手稿注释》算是剧透了一部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小说刻意不写战争中那些绝望的部分,《通信》是实实在在的绝望,几十封的求救信,连伊莱娜和米歇尔这样身份的人,也逃脱不了。

评分

是很好,不如说是太好了,圆熟得让我失去了阅读她时能感受到的独特印记,更亲慕早期作品中那种混合了成年气的少女心,好似看不到任何企图风暴般欺近。

评分

《风暴》读起来像《战争与和平》里莫斯科大逃亡那部分;《柔板》写得比第一部分更吸引人,写日常生活一样在写战争。最震撼的应该是附录的两部分,《手稿注释》算是剧透了一部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小说刻意不写战争中那些绝望的部分,《通信》是实实在在的绝望,几十封的求救信,连伊莱娜和米歇尔这样身份的人,也逃脱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