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1911

中国革命19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作者:[美]阿瑟·贾德森·布朗
出品人:
页数:312
译者:季我努学社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4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2913169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海外汉学
  • 外国文学
  • 辛亥革命
  • 政治
  • @译本
  • 2018
  • 很喜欢!希望有机会拜读!
  • 中国革命
  • 辛亥革命
  • 1911
  • 历史
  • 政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说起辛亥革命,读者可能会觉得有些沉重:旌旗飘扬,革命人浴血奋战,清政府垮台,清帝逊位,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篡权称帝……我们了解到的都是宏大的叙事、严肃的政治问题,但在其中却甚少能平民百姓的身影,他们就此沉寂在了历史的洪流中。大众的沉寂,细节的缺失,致使鲜活的历史变得枯燥无味,辛亥革命这场影响中国至深的大变革也被符号化。

而《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则是一本由17本调查日记凝结的不朽力作,书中充满了丰富、鲜活的细节,由细节重返历史现场,从而使读者全面了解辛亥前后的社会百态,更加深刻理解那场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意义。本书创作于1912年,即辛亥革命爆发的第二年,可谓是“西方第一本介绍辛亥革命的书”,其言论之犀利,百年后的今天仍发人深省。

在此也要重点介绍下本书的作者阿瑟•贾德森•布朗博士,他是美国长老会的牧师,曾游历多国,并与多国皇室政要有密切往来,著有多部有关远东问题的作品。

在《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中,布朗博士运用了整体史的理论和方法,对辛亥革命发展的政治生态做了广角度的审视,深度考察了推动辛亥革命的潜在的社会力量。在书中,他也写了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比如他认为中国人替人顶罪、为报复诅咒别人自杀、爱面子、见死不救、迷信等被西方诟病的问题,是由中国独特的国情和社会风俗决定的,而且西方也有很多在中国人看来奇怪的习惯,诸如野外徒步、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男女同桌等。另外,他也对于清朝人人敌视外国人予以理解:哪个国家受到如此欺负,不会仇视反抗侵略者呢?摒弃了西方学者傲慢的观点。

布朗博士通过在中国的走访,了解到了最真实的中国社会、中国人的性格,冷静而犀利地向西方读者解读中国这场革命的来龙去脉与伟大意义。同时,在本书中使用了大量一手材料,尤其是引用了一系列数据,丰富了历史内容,让读者看到了不一样的晚清。他认为,“要了解这场革命,必须要了解中国人的性格、他们与世界的关系,考察埋藏在他们身上的引发这场起义的伟大力量。”布朗博士客观反思了这场革命背后的东西方文明冲突、传统与守旧、经济与政治等种种矛盾,纠正了很多西方的偏见,希望西方能够正视和尊重中国的重新崛起。

此外,布朗博士从政治、经济、教育、宗教等方面介绍了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充分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力。而且布朗博士很擅长讲故事,文字隽永,让人欲罢不能。编者在文中穿插了大量有价值的珍贵历史图片,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那段历史。相比同类书,《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是全面了解辛亥革命的不二选择。

作者简介

阿瑟•贾德森•布朗博士,他是美国长老会的牧师,曾游历多国,并与多国皇室政要有密切往来,著有多部有关远东问题的作品。

目录信息

序 言 外人当年看辛亥/001
自 序 我眼中的辛亥/007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001
◎强推铁路国有政策,中央与地方经济利益矛盾重重
◎从两个外国人剿灭太平天国到八国联军粉碎义和团
◎五大臣出洋考察的背后竟是一场大规模的贿赂游戏
◎看钱办事、为富人卖命、公开赌博、性欲旺盛、麻木不仁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官场内外民生图
◎一颗炸弹的意外爆炸将辛亥革命提前了两年
◎中国人的民族特性究竟是什么
第二章 中国的蒸汽革命和商业革命/045
◎传教士无意中成为西方销售商的重要“代言人”
◎充斥洋货的清廷盛宴
◎商家频频抛出充满诱惑但超出民众购买力的商品广告
◎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祸是福
◎沉迷于物质追求的民众急需某种精神的引导
第三章 动荡的政治和外交格局/069
◎“择吉日相见”——清廷官员采取拖延战术应付西方外交官
◎清廷驻欧美各国使馆收集西方瓜分中国言论
◎慈禧颁布宣战檄文,开战八国联军
◎北京沦陷,通州573名中国女子羞愤自尽
◎《纽约时报》《日本邮报》《中国评论》记下列强暴行
第四章 民智的开启和教育的进步/099
◎西方书籍受热捧,美国教科书进入北京八旗子弟中学
◎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争学英语
◎清帝下旨兴办新式教育,慈禧将一大型寺院改建为女子学校
◎天津警政长官存献祭资金为教育基金
◎另一张面孔: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怀疑与敌意
第五章 基督教对中国的影响/133
◎基督教团爆炸式发展
◎《中国评论》:辛亥革命的发生与传教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南京决战前夕,传教士邀集双方战将协商停火协议
◎因为腐败,清政府遭传教士遗弃
第六章 宪政发展与社会改良/165
◎传教士缘何成为义和团运动中的主要受害者
◎慈禧临终前孤注一掷的赌注是什么
◎首次揭开清政府九年立宪计划的内容
◎摄政王载沣接受国会《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从此清帝无实权
第七章 新生中国的领导人——袁世凯和孙中山/201
◎26岁的袁世凯监控朝鲜内政外交
◎与笔者长谈,希以一己之力教化3800万民众
◎鸿门宴上剿杀义和团,招致慈禧不满
◎光绪去世前夜写下密旨:待时机成熟,将其(袁世凯)斩立决
◎兴学、强军、推进改革,袁世凯得到美国驻天津总领事高度评价
◎袁世凯如何在清皇室与革命者间周旋
◎笃信基督教的革命领袖孙中山
◎让中外人士倍感疑虑的总统职位大移交
第八章 “共和”中国的未来/233
◎扑朔迷离的民国局势
◎民国政府背负6.25亿美元外债
◎各国外交官挑拨离间,孙中山下令进入战备状态
◎西方基督教会将扮演什么角色
◎民国未来充满变数
附 录 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269
译后记 一些感谢的话/28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辛亥革命不仅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大变革之一,也是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事件之一。其深远影响在当时就已被具有长远眼光的人们所认识。因此,关于这场革命的著述几乎在革命准备时期就开始出现了。1896年孙中山伦敦蒙难,这是一个关系到国际法的复杂案件,立即引起法律专家们的...

评分

辛亥革命不仅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大变革之一,也是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事件之一。其深远影响在当时就已被具有长远眼光的人们所认识。因此,关于这场革命的著述几乎在革命准备时期就开始出现了。1896年孙中山伦敦蒙难,这是一个关系到国际法的复杂案件,立即引起法律专家们的...

评分

辛亥革命不仅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大变革之一,也是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事件之一。其深远影响在当时就已被具有长远眼光的人们所认识。因此,关于这场革命的著述几乎在革命准备时期就开始出现了。1896年孙中山伦敦蒙难,这是一个关系到国际法的复杂案件,立即引起法律专家们的...

评分

辛亥革命不仅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大变革之一,也是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事件之一。其深远影响在当时就已被具有长远眼光的人们所认识。因此,关于这场革命的著述几乎在革命准备时期就开始出现了。1896年孙中山伦敦蒙难,这是一个关系到国际法的复杂案件,立即引起法律专家们的...

评分

辛亥革命不仅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三次巨大变革之一,也是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事件之一。其深远影响在当时就已被具有长远眼光的人们所认识。因此,关于这场革命的著述几乎在革命准备时期就开始出现了。1896年孙中山伦敦蒙难,这是一个关系到国际法的复杂案件,立即引起法律专家们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历史的细节往往最吸引人。

评分

重温历史革命事件,值得我们深思如今的生活。

评分

外国人眼中的历史大事,视角独特。

评分

这位宣教士显然比明恩溥更同情中国,说了不少好话,但可读性相较《中国人的素质》就差一些,并没有提供比我们所知道的更多的资料。

评分

很不错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