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白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1930— ),生于圣卢西亚的卡斯特里。先后就读于圣玛利大学和西印度的牙买加大学,毕业后迁居特立尼达岛。在波士顿大学教授过文学课程。诗人、剧作家及画家,代表作有《奥美罗斯》《白鹭》等。国际作家奖、史密斯文学奖、麦克阿瑟奖、艾略特诗歌奖等的获得者。1992年,其诗因“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献身多元文化的结果”,获诺贝尔文学奖。他被布罗茨基誉为“今日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

【译者简介】

程一身 本名肖学周。河南人。文学博士。著有诗集《北大十四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三部曲《中国人的身体观念》《权力的旋流》《理解父亲》,专著《朱光潜诗歌美学引论》《为新诗赋形》;编著《外国精美诗歌读本》,译著佩索阿《恋爱或禁欲之书》。曾获北京大学第一届“我们”文学奖。

出版者: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圣卢西亚] 德里克·沃尔科特
出品人:
页数:152
译者:程一身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45.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19091982
丛书系列:沃尔科特系列
图书标签:
  • 诗歌 
  • 德里克·沃尔科特 
  • 沃尔科特 
  • 外国文学 
  • 诗 
  • 圣卢西亚 
  • 诗集 
  • 圣卢西亚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图书简介】

《白鹭》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沃尔科特的代表作,被艾略特诗歌奖评委们认为是一部“动人的、技术上无懈可击的作品”。《白鹭》是一部完美的短诗集,共54首短诗,包括组诗11首。在这些诗中,诗人以一种罕见的热望和强烈的生命力,回忆他生涯中独特的主题——加勒比海复杂的殖民遗存、他对西方文学传统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的智慧、新的爱情中总是奇异的快乐,以及自然界有时令人恐惧的美丽。诗人置身于时间和空间的无穷中,置身于老之将至后爱的消失和死亡的临近,在过去与现在、神话与现实、永恒的古典之美与当下的衰败之间穿行,随物赋形,极力捕捉广阔世界的斑斓之美;同时,他令人着迷地重复主题和意象,创造了一种近乎冲浪的节奏,拓宽了韵律、诗歌形式和语言的可能性——沃尔科特写出了一种对时间消逝、人生虚无的胜利,“一个成熟而又不满足的无穷无尽的老年”。

【大师推荐】

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在视力敏锐方面,这位诗人很像约瑟夫·班克斯,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将目光固定在一株“被自己的露水锁住”的植物或固定在一个物体上,他完成了任何博物学家都未能完成的事情——他赋予它们生命。

——[俄] 约瑟夫·布罗茨基

通过清除戏剧性、主题和任何完结性的花饰,沃 尔科特把详端细察的全部重量都压在了诗行之上。这样的诗艺没有任何东西在其后隐藏——没有机巧的把戏,没有声东击西的假象。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冒险,而它成功了。

——[美] 斯文·伯克兹

沃尔科特的诗歌已超越了自我置疑、自我探索、自我诊治的阶段而变成了一种公共的资源。他不是鼓动家。他所能鼓动起来的是宽宏大量和勇气。我相信他会赞同霍普金斯的观点:感情,尤其是爱,是诗歌的伟大的动力和源泉。

——[爱尔兰] 谢默斯·希尼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只是一个爱大海的红肤黑人, 且有着良好的殖民地文化基础, 荷兰、黑人和英国血统凝汇一身, 或许是无名小卒,或是整个国度。 德里克•沃尔科特于1930年出生在圣卢西亚的卡斯特里,他是一位综合性的诗人,受到了加勒比海地区独特的殖民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影响,同时他又有着来...

评分

《白鹭》出版的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德里克.沃尔科特凭借这本诗集,获得了艾略特奖。那一年,沃尔科特81岁。 诗集代序中提到:这部诗集的名字为何叫《白鹭》,因为“白鹭”(egret)与“遗憾”(regret)仅一个字母之差。因此,这部诗集可以看作一位老诗人对爱与美、生与死的...  

评分

因为文明是有限的,中心崩散的时刻终究会发生在每种文明的寿命中。在这样的时候,阻止它们瓦解的并非军团而是语言。罗马的情况是这样,在此之前,古希腊也是这样。当时维持中心的工作是由来自外省,以及边远地区的人完成的。与俗见相反,边远地区并非世界终结的地方—...  

评分

说起圣卢西亚,或许没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这个国家,但是要说起沃尔科特到底是有人知道的,甚至知道他的一些曼妙的诗句。这就是追求艺术的人的力量,可以利用艺术将一个无人所知的岛屿展示给外界所知。这也是艺术的力量,能够用简练的方式,将一个人展示给全世界。 《白鹭》是沃...  

评分

文/双礁 谈到意象,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Horatius的那本《诗艺》和Agassiz与鱼的逸事,这仿佛是一种惯性。是的,我们永远热衷于接触那些精确、凝炼的意象。这也许就是诗歌的意义之一:“通过凝炼、通透的意象,为我们带出通往现实的崭新路径”。 我认识一些既画画又写作的朋友,...  

用户评价

评分

今天购入。二十一世纪的年迈之诗

评分

2016年已读116:潜行的白鹭,清澈的雨丝,开满向日葵的田野,山坡上熹微的光,亚得里亚海的薄雾,沃尔科特惯于用绵密的连续的词语铺陈出生命的生机与力量;他也用那些如油画般浓郁的色彩,橙黄、靛蓝、丁香紫,赋予他的诗一种无法回避的光芒。但在这些绚丽的背后,却有着无法掩饰的灰色的寂静与伤痛,那是一个暗淡世界里的老人,“因某种看不见的悲伤、某种惊人的折磨而发抖”,因病痛、丧失与日益临近的死亡而哀叹。暮年的诗人用忧伤的诗节书写生命中褪色的遗憾,并在最后的日子里期待着新的可能。

评分

他的詩,是海,散發著微光。雖然不能完全融入,但還是有幾句,讀到的時候突然心顛一顫。就像是極細的雨絲落在蜻蜓翅膀上引起的那種肉眼可見又不可見的顫動,全然不知這精緻的力是來源於外部還是內部,只知道其中蘊含的精神,是強烈生命力的自然迸發,又連接著現實具體的疼痛。這隻白鷺,這位美的生產者,實在讓人嘆息。他就是活在詩中的人,而不僅僅是寫詩的人。有時候甚至分不清自己是讀到了用詩歌語言描述的景物,還是看到了詞語的具體形象。詩歌不再侷限於文字的形式,而走向立體的廣闊空間。物即語詞,物即音節。物與物是押韻的。物不再是其本身,而成為了隱喻。詩意的味道於空氣中擴散,物的位置與排列指向不可言說的場所,那恰是詩的虛無的部分。不存在詞語,卻也是最為深刻的所在,是一個蒼老靈魂的安息地。(翻譯還是看得不太舒服,可能要讀原文

评分

抽时间对着原文再重读好了

评分

能力非常全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