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未来

AI·未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开复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8-9-1
价格:6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30888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人工智能
  • 李开复
  • AI
  • 未来
  • 科普
  • 科技
  • 商业
  • 好书,值得一读
  • 人工智能
  • 未来科技
  • 智能社会
  • 机器学习
  • 自动化
  • 科技发展
  • 数字化
  • 创新思维
  • 智能生活
  • 科技趋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迎来“深度学习”这项重大技术突破后,人工智能已经从发明的年代步入了实干的年代。

现在已是未来,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面对已经来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了解人工智能,跟上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全球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

全球的人工智能巨头企业有哪几家,现在它们有什么贡献?未来它们又将如何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世界前进的脚步,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如何区分?

人工智能对社会的最大冲击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规模冲击?

在未来,个人、企业、政府究竟该如何协作,才能打造出繁荣的社会图景?

李开复博士长期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和观察工作,拥有大量的人工智能行业从业经验,曾在苹果、微软、谷歌等顶尖科技公司中担任重要职务,之后创办了中国一流的创投机构——创新工场。在本书中,李开复博士凭借对全球科技业与人工智能行业的深入了解,为读者描绘了人工智能新世界的样貌、未来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冲击以及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

李开复

创新工场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

李开复博士于2009年创立创新工场,担任首席执行官、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院长。创新工场现管理总额110亿元人民币的双币基金,主要关注人工智能、教育、消费升级、B2B企业服务、文化娱乐等领域,专注投资早中期的高成长型科技企业。

在此之前,李开复博士曾是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曾在微软、苹果、硅谷图形公司担任要职。李开复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同时还是香港城市大学的荣誉博士、卡内基·梅隆大学荣誉商业管理博士。

在人工智能领域,李开复创建的微软中国研究院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誉为最热门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此后,微软中国研究院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工智能领军人物,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联想、华为和海尔的首席技术官、人工智能领军人物等。在苹果公司任职期间,李开复负责的人工智能项目的语音以及语言处理,曾被美国广播公司的《早安美国》节目精选,并成为《华尔街日报》的头条。

李开复博士先后获得过10项美国专利,发表逾百篇专业期刊或会议论文,并出版过7本中文畅销书,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院士,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影响全球100位年度人物之一。

目录信息

前言/001
01 | 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北京视角/011
一场赛局和赛局的改变者/013
围棋机器里的幽灵/015
深度学习发展简史/016
揭开深度学习的面纱/021
人工智能新时代,谁能保持领先/022
实干的年代/024
数据的年代/025
中国的优势/026
天平一端的重要推手/030
人工智能时代真正的危机/032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世界秩序/034
02 | 从竞技场杀出的世界级创业者
“成二代”和“穷二代”/042
皇帝的模仿钟/046
什么都可以模仿/047
模仿到底是一种阻力,还是助力?/050
eBay和阿里巴巴:谁说免费不是商业模式/052
谷歌与百度:黄页与购物商场/054
硅谷大腕为何在中国变成“纸老虎”/057
击败对手,或者被对手击败/058
天生“精益”的创业斗士/063
王兴的蜕变/065
创业者、电力与燃料/069
03 | 中国的另类互联网世界
互联网的未知海域/077
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王国/078
移动互联网的纵身一跃/080
微信:低调的雄心/081
移动支付的珍珠港/082
盖好了,他们就会来/084
万众创新/085
深入文化的革新/087
到处都是O2O/089
轻量与重磅/092
扫描或被扫描/094
联网的“自行车赛”/098
模糊的界线与美丽新世界/100
04 | 两国演义和七巨头
人工智能超级大国的那些事/105
诺奖得主与无名工匠/107
人工智能知识的开放与速率/110
避开中国新年的国际会议/111
七巨头和下一个深度学习/114
谷歌战群雄/116
人工智能的电网、电池之战/118
中国芯片的机会与挑战/120
太平洋两岸的两个计划/122
押宝人工智能/123
自动驾驶的困境/125
05 | 人工智能发展的四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互联网智能化/133
算法与编辑/134
机器人报道与假新闻/134
第二波浪潮:商业智能化/136
商用人工智能事业/136
炒掉银行客户经理/137
请到算法诊所就诊/139
看不见的法庭助手/140
谁能取得领先地位?/141
第三波浪潮:实体世界智能化/142
界限模糊的OMO世界/142
每辆购物车都知道你的姓名/144
OMO驱动的教育/146
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应用于改进教育流程?/147
公共数据与个人隐私/149
深圳制造/150
小米先行/151
第四波浪潮:自主智能化/152
草莓园与机器甲虫/153
蜂群智慧/154
谷歌模式与特斯拉模式/155
中国的特斯拉模式/156
围绕自主人工智能技术的较量/158
征服当地市场&武装当地公司/160
从中国市场打到国际市场的共享出行/160
展望未来/162
06 | 乌托邦、反乌托邦和真正的人工智能危机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168
《北京折叠》:科幻小说和人工智能经济学/170
真正的人工智能危机/171
技术乐观主义者和“勒德谬误”/173
盲目乐观的终结/174
人工智能:让技术变得通用/178
硬件:更好,更快,更强/179
人工智能的“可以”与“不可以”/181
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184
这些研究忽略了什么/187
两类失业:“一对一取代”和“彻底清除”/188
中美失业问题对比与莫拉维克悖论/191
担心算法还是担心机器人?/192
人工智能导致的不平等/193
随之而来的个人危机/194
07 | 一个癌症患者的思考
1991年12月16日/202
铁人/204
你想在墓碑上写什么?/205
诊断/207
遗嘱/209
向死而生/211
山顶上的法师/212
第二意见和第二次机会/215
解脱与重生/217
08 | 人类与人工智能共存的蓝图
危机考验与新的社会契约/226
3R:再培训、减时间、重分配/228
全民基本收入/231
硅谷的“魔杖”心态/233
人机共存:优化与人情/235
芬克的信与影响力投资/239
政府的角色/242
当司机的CEO/243
“社会贡献津贴”:护理、服务和接受培训/244
尚未解决的问题/246
环顾周遭,展望未来/247
结束语 | 现在已是未来
没有军备竞赛,这是我们共同的未来/251
做好准备,迎接未来/252
人人都是撰写者/254
忘记优化,珍爱彼此/255
致谢/25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以前读过开复老师的两本书《做最好的自己》和《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前一本让人热血沸腾,顿时有了拼搏努力的热情;后一本从工作、名利中抽身思考人生,细细体会身边的爱和美好。这样的写作风格转换恰好也用在这本新书中,前半部分讨论中国AI的崛起,回顾了中国互联...  

评分

人工智能领域分化为两个阵营:其一是规则式(rule-based)方法,其二是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方法。规则式人工智能系统有时也称为符号式系统(symbolic systems)或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s)。之所以称“专家系统”,是由于该阵营的研究人员认为,要使人工智能软件更好...  

评分

主要内容:作者对自己一些经历的回顾,对中美两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认为中国的创业公司比美国节奏更快工作更拼命,深圳在硬件创新上远远领先于美国,中国创业公司们走出了一条跟美国不同的路。 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很快会导致较大规模失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  

评分

评分

在读本书之前,我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比智能手机高不了多少,至于横扫棋坛无敌手的“阿尔法狗”,对我来说是科幻小说一般的存在。 虽然尴尬,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读完了这本书,我仍然对人工智能的市场和趋势不甚了了。 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想要从书中传达给我们的那种紧迫...  

用户评价

评分

提了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1. 如果人工智能是类似蒸汽机、电力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通用技术,会再一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吗?2. 人工智能会替代的都是什么工作呢?弱社交型的工作,结构型的工作,优化型的工作被替代,而创意或决策型,强社交型,非结构型工作则比较难?3. 在AI时代,数据比天才更加重要吗?AI是电力,数据是煤。4.为什么跨国企业在国内基本上会水土不服?产权保护的原因吗,还是应变能力不足呢?5. 为什么国内的高科技产品都追求大而全,贯穿上下游?6.AI可以如何改变教育?7.如果AI带来收入不公和失业问题,应该如何解决?8. 隐私和产权保护真的不重要吗?

评分

AI方面的信息量比较少。较大篇幅是他对于不陪家人反思,对中国it公司的介绍,以及他个人对于将来社会要如何应对的讨论。

评分

双语同步发行的意思原来是写给美国人看中国的,就身边的事,也没啥洞见

评分

中国互联网行业评论。其中着重评论了美团。

评分

这个世界上能写这本书的也就只有开复老师了,其它人都没办法在这个主题的广度上与他相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