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論域接近地緣政治的研究,基本上是從法理學的角度,采用曆史的描述結閤隱喻與象徵的手法,氣勢恢弘而形象生動地論述瞭歐洲近代政治格局的嬗變:海洋象徵英美海洋國傢及其法理傳統,陸地象徵歐陸國傢及其法理傳統,以及他們的誕生、演變、發展、衰落和衝突。其核心問題意識是:海洋和大陸分彆代錶兩種法理傳統和政治傳統,兩者的差異具有人類學的根源,戰爭也好,科學也罷,哪怕是人類未來不可思議的進步都不能消除這種差異。在此圖景中作者力求展示的是他眼中的,或許也是對德意誌民族而言的,作為世界曆史的人類的天命,即通古今之“法”,道自然之“變”。
卡爾·施米特(Carl Schmitt, 1888-1985),是德國20世紀最重要的法學傢之一、天主教思想傢、政治理論傢和法學教授。施米特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20世紀後半葉的法學和政治理論産生重大影響,且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德國戰後成長起來的法理學傢、哲學傢、社會思想傢——包括60年代開始有影響的思想大傢,仍與施米特一起思想。
1、四元素说:水、土、火、气。相对应着人类社会发展所仰赖的自然资源与物质条件:海洋、陆地、火能(火药)与天空。 2、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陆战中与二战的海战中皆以失败告终,施米特希望在当今的空间革命中,德国可以抢占先机,获得失去的荣光。但这是否隐喻着施米特弃...
評分縱橫捭闔,氣象恢弘。提齣海洋之於19世紀的意義在於提供瞭與大陸文明不同的一套文明範式。全????的論述框架值得藉鑒,但這種史論勢必不會在意於一些細節問題。暉師 兩洋之間 和 空間革命 兩篇文章與之論辯的痕跡非常明顯,指導的一篇關於“內地”問題的博論顯然也有這種重塑曆史敘述的企圖心。不過,施密特顯然在論述架構上更有論述力,畢竟海洋文明的強勢是現在進行時,而以內陸薄弱環節或者跨體係社會構建的一套“齊物平等”文明敘述還處在一個尚未(not yet)的階段。當然,對此我是很悲觀瞭。
评分八部的船醫吉良說:你必須決定,是成為海上的人,還是陸上的人?
评分中美爭端。沒瞭序言。語調更具林氏特色典雅沉靜灑脫半羈
评分沒看齣什麼好。不好意思!
评分八部的船醫吉良說:你必須決定,是成為海上的人,還是陸上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