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論域接近地緣政治的研究,基本上是從法理學的角度,采用曆史的描述結閤隱喻與象徵的手法,氣勢恢弘而形象生動地論述瞭歐洲近代政治格局的嬗變:海洋象徵英美海洋國傢及其法理傳統,陸地象徵歐陸國傢及其法理傳統,以及他們的誕生、演變、發展、衰落和衝突。其核心問題意識是:海洋和大陸分彆代錶兩種法理傳統和政治傳統,兩者的差異具有人類學的根源,戰爭也好,科學也罷,哪怕是人類未來不可思議的進步都不能消除這種差異。在此圖景中作者力求展示的是他眼中的,或許也是對德意誌民族而言的,作為世界曆史的人類的天命,即通古今之“法”,道自然之“變”。
卡爾·施米特(Carl Schmitt, 1888-1985),是德國20世紀最重要的法學傢之一、天主教思想傢、政治理論傢和法學教授。施米特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20世紀後半葉的法學和政治理論産生重大影響,且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德國戰後成長起來的法理學傢、哲學傢、社會思想傢——包括60年代開始有影響的思想大傢,仍與施米特一起思想。
历史的地理基础——自然哲学四元素——人类存在与地理(自然元素)发生关联(元素本身构成了人对自身存在可能性的理解)——但不是地理决定论(元素内在的性质构成了人的历史存在中与陆地和海洋相关联的种种形式(尤其是陆权和海权)的哲学本原和发展动力)——“精神”-世界历...
評分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枢记 无论是自由市场经济、城市化还是皿煮共和制度下的议会制,其实都是一种不稳定的气质与形态,而这正是现代化的基底。 现代化背后的意识形态根源其实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启蒙运动以来的自由主义,或者说一种海洋性文明的情调。 当我们自发地认为自...
評分在不朽的柏拉图对话中,有朽的柏拉图记载了一个海上霸权大西岛(Atlantis)的朽坏。[i]由于海神波赛冬的护佑,它曾经强盛一时,后来在一场海啸 中突然沉没,原因不明。这个借助柏拉图的言辞才流传下来的古老传说,就此成为后世挥之不去的幽灵,而且遭遇了各种变形。在培根笔下...
評分整個閱讀過程讓人熱血沸騰。通過元素來理解政治文明,世界空間的占據劃分就是法的變革,無疑蘊含其中的空間意識是神學的。“當今東方—西方的對峙就是陸地與海洋的對立。東方是陸地,西方是海洋;實際上,倘若忽略空氣、大氣和太空這一元素,擁有如此驚人的大地空間的中國就是陸地對抗海洋唯一的乃至最後的製衡。”
评分小時候就讀過德國學者卡爾.施密特,文字搖曳生姿,說理纔氣縱橫,反正不是英國那種含蓄理性範。 簡單幾十頁,就把世界史重新說瞭一遍,認可與否不說,服氣還是讓人服氣的。比起學術無産階級動輒以大部頭砸過來說顛覆的,這真是有大宗師氣派。 不過書本來就薄,164頁,結果作者正文不含注釋68頁,一百頁作用篇幅,是另外一篇國內作者論文。這樣真的很好麼?
评分已購。四星半。世界史是一部海權國傢對抗陸權國傢、陸權國傢對抗海權國傢的鬥爭史。根據中世紀卡巴拉主義者們的解釋,世界史乃是強壯的鯨魚亦即利維坦與同樣強壯的陸地動物波希墨特之間的爭鬥,波希墨特被人們想象為一種公牛或大象。而根據某種古代學說,整個人類曆史又是穿行於四元素之間的一次旅行。有些人相信自己正在經曆世界的毀滅。實際上,我們所經曆的隻是迄今為止的陸地與海洋的關係的終結。然而,人對新事物的恐懼常常與對虛無的恐懼同樣強烈,盡管新事物是對虛無的剋服。舊的諾莫斯已經瓦解瞭,與其相關的一整套傳承下來的尺度、規範和關係也隨著消失瞭。但是,將要來臨的卻不僅僅是混亂狀態或是反諾莫斯的虛無。即使在新舊力量的激烈較量中也能産生公正的尺度,並建立閤理的比例。這裏仍由諸神主宰,他們的法力無邊。
评分小時候就讀過德國學者卡爾.施密特,文字搖曳生姿,說理纔氣縱橫,反正不是英國那種含蓄理性範。 簡單幾十頁,就把世界史重新說瞭一遍,認可與否不說,服氣還是讓人服氣的。比起學術無産階級動輒以大部頭砸過來說顛覆的,這真是有大宗師氣派。 不過書本來就薄,164頁,結果作者正文不含注釋68頁,一百頁作用篇幅,是另外一篇國內作者論文。這樣真的很好麼?
评分中美爭端。沒瞭序言。語調更具林氏特色典雅沉靜灑脫半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