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奬獲得者埃爾溫•薛定諤的《生命是什麼》是20世紀的偉大科學經典之一。作者在書中緻力於將生物學與量子力學協調起來,盡管寫於1944年,但書中關於生命、分子生物學、心靈等主題的評論今天看來仍深刻精闢,極具啓發性。可以說,這本書的內容為分子生物學的誕生和DNA的發現作瞭概念上的準備,對於希望瞭解生命起源理論的讀者來說,本書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薛定諤以一種令人放鬆和愉悅的文筆引領讀者探索生命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題,內容深刻而有趣,極具啓發性。
埃爾溫·薛定諤,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傢,與P.A.M.狄拉剋同獲1933 年諾貝爾物理學奬。概率波動力學的創始人。主要研究有關熱學的統計理論問題,寫齣瞭有關氣體和反應動力學、振動、點陣振動(及其對內能的貢獻)的熱力學以及統計等方麵的論文。他還研究過色覺理論,他對有關紅綠色盲和藍黃色盲頻率之間的關係的解釋為生理學傢們所接受。 薛定諤曾先後發錶瞭《生命是什麼》《科學與人文主義》,《自然與希臘人》,《科學理論與人》,《心與物》,《我的世界觀》和去世後齣版的《自然規律是什麼》等哲學論著和文集,甚至一度設想過在教書之餘,以哲學為主要興趣,以至於被當代著名物理學傢西濛尼認為“是我們世紀的物理學傢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哲學傢”。
張蔔天,北京大學科學哲學博士,國內傑齣的中青年翻譯傢,譯有著作40餘部。
因为最近看了两本书都提到熵的问题,联想到“911世茂坍塌”后也有人提到这个问题。所以就从这点出发做了个PPT,把里面的东西摘成一个评论吧。 Less entropy, more energy ◎What is entropy? -Nature tends from order to disorder in an isolated systems. ◎Entropy and o...
評分“如果面前有一个按钮,一启动它就可以没有任何痛苦地消失于这个世间,你是否愿意按它?”——很久以前在某本书上看到这个问题,轻描淡写中带着危险荒诞的气息,令人印象深刻。后来我同样问了身边很多人,得到的选择无外乎两种,原因却是各式各样。我始终认为这一题本身质问的...
評分“如果面前有一个按钮,一启动它就可以没有任何痛苦地消失于这个世间,你是否愿意按它?”——很久以前在某本书上看到这个问题,轻描淡写中带着危险荒诞的气息,令人印象深刻。后来我同样问了身边很多人,得到的选择无外乎两种,原因却是各式各样。我始终认为这一题本身质问的...
評分看完了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久久不能释怀。 其实前半部分《生命是什么》有一点让我失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人心。看之前对这篇演讲的概念莫过于那句“生命以负熵为生”,然而看完后对这篇演讲的理解仍然是这句话。偶尔几句灵感闪现的妙笔,现在也全无映象。很重要的原...
評分我是一个文科生。按道理说,只需要老老实实地学习自己需要的范围内的知识就够了,只需要在一个范围内活的衣食无忧就够了。但事实上,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在都不会在自己所被规定的范围内活得自如,甚至没有疑问,困惑,痛苦。我相信人们之所以看起来没有忧虑,只是因为他必须使自...
有趣、好讀、引導式讀物
评分告訴自己高中物理與生物所學一無是處以及至少在看懂這本書上能幫助你一點。
评分R5。其實在後記之前也就是三星吧,包括以有序增加負熵來續命的觀點(其實這個確實挺神奇的,這不是物理也不是哲學,這是薛定諤的世界觀啊,我覺得也是一類社會學觀點的原型吧)。直到看到後記談論瞭印度教裏“我”的觀念,加一星加一星。直麵自身,消除神秘。薛定諤老師加油!人類加油!人類的心靈和情緒帶給我們很多虛幻的快樂,但是自然也帶來很多虛幻的痛苦。摘抄一段:“唯一可能的選擇是完全信守直接經驗,即意識是單數的,復數的意識是未知的;隻存在一種東西,看起來像多的東西其實隻是由幻(梵文是MAJA)産生的這一種東西的一係列不同方麵而已。在有很多麵鏡子的房間裏也會産生同樣的幻境。同樣道理,高裏三喀(Gaurisankar)和珠穆朗瑪峰隻不過是從不同山榖看到的同一個山峰而已。”另外就是薛老師的文筆比起愛老師可差遠瞭!
评分前麵一半多講生物的部分一般般(高中水平)。沒想到這本書是轉嚮分子生物學契機,怪不得有討論基因那些生物小物質的穩定性持久性怎麼來的,以及它們到底是原子團還是分子。發現自己有點不太贊同負熵的說法。後麵內容漸漸涉及瞭心靈與物質,不知道張蔔天老師還有沒有翻譯。
评分兩種有序,一種規則。結尾很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