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奥] 埃尔温·薛定谔
出品人:
页数:97
译者:张卜天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1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64306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
图书标签:
  • 薛定谔
  • 物理学
  • 科普
  • 生物学
  • 科学
  • 生命
  • 哲学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生命
  • 哲学
  • 存在
  • 科学
  • 意识
  • 探索
  • 思考
  • 认知
  • 进化
  • 人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作者在书中致力于将生物学与量子力学协调起来,尽管写于1944年,但书中关于生命、分子生物学、心灵等主题的评论今天看来仍深刻精辟,极具启发性。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DNA的发现作了概念上的准备,对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引领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启发性。

作者简介

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与P.A.M.狄拉克同获193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概率波动力学的创始人。主要研究有关热学的统计理论问题,写出了有关气体和反应动力学、振动、点阵振动(及其对内能的贡献)的热力学以及统计等方面的论文。他还研究过色觉理论,他对有关红绿色盲和蓝黄色盲频率之间的关系的解释为生理学家们所接受。 薛定谔曾先后发表了《生命是什么》《科学与人文主义》,《自然与希腊人》,《科学理论与人》,《心与物》,《我的世界观》和去世后出版的《自然规律是什么》等哲学论著和文集,甚至一度设想过在教书之余,以哲学为主要兴趣,以至于被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西蒙尼认为“是我们世纪的物理学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哲学家”。

张卜天,北京大学科学哲学博士,国内杰出的中青年翻译家,译有著作40余部。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翻译看得我很崩溃,有些地方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术语的名称一塌糊涂。明明是受精卵的,他硬是翻译成卵细胞,要知道这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啊!!前面用的是“两套”染色体,后面又变“两组”了,如果是没有一些生物和物理基础知识的,恐怕会看得晕死过去,真真可怜了一本...  

评分

翻译看得我很崩溃,有些地方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术语的名称一塌糊涂。明明是受精卵的,他硬是翻译成卵细胞,要知道这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啊!!前面用的是“两套”染色体,后面又变“两组”了,如果是没有一些生物和物理基础知识的,恐怕会看得晕死过去,真真可怜了一本...  

评分

生命是什么,这是一本薛定谔的一次公开讲演的内容。没错,是要死不活又死又活又不死又不活被看了一眼也许就突然死了的薛定谔的猫的薛定谔。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  

评分

可能物理学糅合了生物学 书虽然不厚,大概知识不够。看着有点累。 虽然很有名。 也许过两年再看就明白很多了

评分

“如果面前有一个按钮,一启动它就可以没有任何痛苦地消失于这个世间,你是否愿意按它?”——很久以前在某本书上看到这个问题,轻描淡写中带着危险荒诞的气息,令人印象深刻。后来我同样问了身边很多人,得到的选择无外乎两种,原因却是各式各样。我始终认为这一题本身质问的...  

用户评价

评分

高中物理生物加一起还不够60分的我,在攻克看着看着倒头睡去、看到第三段决定返回看一段、计算水分子等种种难关,不敢打四星。

评分

很有意思 用纯物理的观念探讨遗传学问题 真希望是高中就读过。后记的哲学探讨也让人触动 “我”又是什么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个人存在的失去可供悲哀。将来也永不会有。”

评分

有趣、好读、引导式读物

评分

另一个视角看待生命。一知半解地记住了书中提到的1.单原子、量子无规则,但自然规律是布朗运动、熵增现象,为了防止“单原子事件”,大量是必须的。个别事件规律为1/根号n,故,n越大,单个事件影响占比约小;后面也解释了哈布斯堡嘴唇遗传的性征是由于分子的稳定性造成的,不受热运动无序的干扰;2. 遗传物质是非周期性(不同意碳结构的金刚石那类周期性)物质,遗传现象的稳定性源自于遗传物质量子稳定性;突变实际上是由基因分子中的量子跃迁引起的,这种突变像量子跃迁一样没中间态;3.熵增定律说明宇宙中一切都向着无序性发展,最后区域热力学平衡。本来人摄入食物中的碳、硫、磷与身体里既有的也没什么不同。薛定谔指出摄入有序性的东西(即负熵)正是为了抵抗熵增(平衡、不做功),再将热量排出体外释放熵。

评分

前面一半多讲生物的部分一般般(高中水平)。没想到这本书是转向分子生物学契机,怪不得有讨论基因那些生物小物质的稳定性持久性怎么来的,以及它们到底是原子团还是分子。发现自己有点不太赞同负熵的说法。后面内容渐渐涉及了心灵与物质,不知道张卜天老师还有没有翻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