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不遇》是美国著名汉学家、作家比尔·波特朝圣中国古代诗人的一本旅行文集。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热爱,带着从大洋彼岸珍藏的威士忌和酒杯,比尔开始了全新的旅程——寻访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故址。一路上,69岁的比尔沿着黄河、长江,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然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寻人不遇》再现了中国古代高贵的诗魂。
一个美国人,怀着对中国文化的无限热爱,带着自己从大洋彼岸珍藏的威士忌和酒杯,背上行囊,独自一人朝圣那些甚至连国人自己都早已遗忘的古代诗人的坟墓。
[美] 比尔·波特
美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汉学家。1970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文,从此爱上中国文化。1972 年,比尔赴台湾一所寺庙修行,在那里过起暮鼓晨钟的隐居生活;1991 年,他又辗转至香港某广播电台工作,并开始长期在中国大陆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比尔关于中国隐者的作品《空谷幽兰》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一版再版,畅销至今。近几年,他又相继推出了追溯中国禅宗文化与历史的《禅的行囊》、追寻黄河源头的《黄河之旅》、追溯中华文明史上辉煌篇章的《丝绸之路》,探秘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彩云之南》、寻访中国古代诗人遗踪德《寻人不遇》,以及品味中国江南风韵德《江南之旅》。这些关于中国文化之旅的游记作品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喜爱,并得到安妮宝贝、安意如、陈坤等人德鼎力推荐。
杭州——朱淑真故居(中山中路269号保康巷14号)/朱淑真墓(杭州植物园) 2019年6月7日(端午节)摄影 2019年6月23日摄影 杭州——白苏二公祠 /放鹤亭 /林逋孤山结庐 /林和靖之墓 湖州——杼山村 陆羽墓 / 皎然和尚墓 /石屋的小屋遗址 /霞雾山 德清——孟郊祠 / 孟郊故...
评分不知道这个年近七十的美国老人走在大街上,会不会被认为是微服私访的圣诞老人。他有着和圣诞老人一样微微发红的脸,一丛浓密雪白的络腮胡。他的肩上也有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特别的礼物:两瓶美国最好的威士忌,三个中国人祭祖用的酒杯。当然,他没有雪橇车,脚踩一双9.99美元...
评分《寻人不遇》比尔.波特著。我用时十三个半小时,97个笔记,跟赤松,也跟自己的心进行了交流。 寻人不遇是一件不开心的事儿。不过比尔.波特拿着他的托马斯.H.翰迪萨泽拉克黑麦威士忌,在中华大地跋山涉水,转了三十天,虔诚的进行中国古诗人巡礼,他跨越千年,要是说他寻人不遇...
评分乐平里 - 屈原庙 (离骚诗社) - 照面井 照面井,由银灰色龙骨石砌成。井水粼粼如镜,清甜可口,相传为屈原幼年照影梳洗之处,一丝微尘也躲不过“井镜”的明察。 井台上立着一块石碑,正中刻着“照面井”三个大字,碑文曰:“预白遐迩人等,此系屈公遗井,特遵神教重新整顿,以...
评分对于一个老外,能结合诗人的历程与诗词做这样的探寻,加一星
评分空谷幽兰作者,这一次是寻访中国古代诗人的故乡、墓穴,顺便带了瓶威士忌,在诗人们的墓前敬酒喝上一杯,其中有个细节很受触动,在某个景区有人因为他是个老外而对他不公,他很委屈,他说我觉得自己就是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中国老头儿
评分流水帳味道還是重了點,但裡面引用的一些詩詞頗有佳作。
评分跟第一本<<空谷幽兰>>的意境差好多哦,应付式一样的旅行,很空洞。看到文中很多隐居或者出世的文人,除了一些是真想搞学问,我感觉更多不得志的是在逃避。逃避现实,逃避自己的失败。”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地带。”很多文青都太沉浸于自己心中的理想主义,不愿意去接受那些灰色地带,也没有能力去应对。感觉这也是很多文人为什么混不好的原因。”纸上谈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文采不等于能力。疯癫的竹林七贤,也是一种自我麻痹。
评分很佩服一个老外这样喜欢中国诗歌,波特应该是少数懂得中文喜欢中国诗歌之人的。千百年来的诗人在西洋威士忌面前多少显得有点滑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