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里尔克 书信 诗歌 外国文学 冯至 奥地利 文学 诗
发表于2025-02-16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 影响远超文学的永恒经典之作!Lady Gaga将书中一段话的大意作为刺青文在左臂上,“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曾将书中一段话印在1979年唱片《海浪》内封中。
☆ 冯至翻译手稿及致友人相关书信首次呈现,再现诗人之间的心灵激荡和精神回响。书中包含四幅精美彩图插页。
☆封面采用手揉纸,内文裸脊索线,体现复古的设计风格。
☆玫瑰是里尔克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里尔克一生与玫瑰也有不解之缘,“玫瑰,纯粹的矛盾,欲念,是这许多眼睑下,无人有过的睡眠。”这是里尔克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本书是里尔克思想中“一朵永恒的玫瑰”。
☆ 每个人都是“青年诗人”,每一颗迷惘的心灵,都能在里尔克的箴言中找到慰藉。
这是里尔克在其三十岁左右时写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虽是写给“青年诗人”,里尔克却不止于谈论创作和诗艺,他在信中谈及青年人内心面临的诸多疑惑和愁苦:诗和艺术、两性之爱、悲哀和怀疑、生活和职业的艰难,揭示了审美、信仰、寂寞、爱、悲哀等论题的深奥本质。
里尔克向身处困顿中的青年人诉说诗人对生命的体验,希望他们能以更大的耐心对待成长中苦闷,向平凡的生活寻求更深沉而本真的意义。这些永恒的话题以亲切平易之语娓娓道来,展现出优美隽永的风格。每个人都是“青年诗人”,都在阅读中分享着一种永恒的流动。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生于布拉格,伟大的德语诗人,代表作有《马尔特手记》《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杜伊诺哀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等,在诗歌史上影响深远。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德文系,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1930年留学德国,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冯至遇到里尔克,温柔遇到孤独。在所有的《秋日》里,还是冯至译的句子总在脑海低徊。里尔克的诗好,艺术评论好,书简也好,有一种辽远又亲切的况味。这本书被很多出版社出过了,目前这版,触手最佳。一个下午,看得落下泪来,是老了,还是秋天到了?
评分重温。这本书,越早读越好。
评分一度不太相信箴言,但已经到了需要箴言鼓励自己的时候,收获颇多,同时给自己信心。
评分里尔克的悲伤,里尔克的孤独,有一种魔力:让一个人沉沉的压抑和深锁的泪水决堤
评分诗人写的散文都好,比如北岛和于坚。里尔克的散文更好,充满哲思,况且还有冯至的加持,更显强大。希望有年轻译者重译本书,毕竟冯至出生在清代。
每当我茫然的时候,就会读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指路的明灯。 比如如何对待自己的创作和与他人比较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写好诗,可是里尔克说,如果诗真是从自己的内心,从必要里面出发而写出来的,你还会在乎好还是不好吗? 每当我浮躁的时候,就想到里尔克的这...
评分两个月来,太多时间花来焦虑,不曾静下心来细细读书,自觉浑身鄙臭,几近文盲。 这两日开始重回图书馆,不特意借什么,书架前逛逛,闲翻,亦不断有惊喜。 今日偶遇此书,便顺手借回。 此前有冯至的译本,颇受好评,直想借来一读。 此版本直接翻自德语,译者尚不出名,采用“直...
评分1902年的深秋,青年学生弗兰斯·克萨危尔·卡卜斯(Franz Xaver Kappus, 1883 – 1966)坐在特雷西亚军事学院古老的栗树下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奥地利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 – 1926),曾经的军校学生。 时年十九岁的卡卜斯开始走进那位青...
评分里尔克的这本小册子,是他和年轻人卡卜斯通信的结集,探讨的内容有关文学,更有关人生。事实上,一个古典一点的说法,“文学既人学”,不论一个人是否写作,仅仅看他推崇怎样的文字,其实便很容易了解他希冀怎样的生活。 当然,写信向一位同时代的诗人求助,青年诗人的苦恼...
评分奧地利詩人里爾克在三十歲左右的時候,跟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詩人卡卜斯通信,這些一百年前的書信,談及有志成為作家的年輕人,如何透過深沉的自省,以及思考自身與世界的關係,堅立在作家孤獨的路途上。我多麼折服於里爾克的深沉和善意,對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發出這些源自內心...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