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桃花源

寻找桃花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鹭江出版社
作者:卫毅
出品人:
页数:2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7-9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591329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
  • 随笔
  • 非虚构性写作
  • 历史
  • 生活
  • 中国
  • 故事
  • 2017
  • 桃花源
  • 理想社会
  • 隐逸文化
  • 古代传说
  • 田园生活
  • 哲学思考
  • 寻梦之旅
  • 自然之美
  • 人文情怀
  • 心灵归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十年书写一份历史的底稿,“80一代”眼中百年的中国。

李泽厚、阎连科、刘震云、李敬泽、梁鸿、张悦然、周濂、徐烈、傅国涌、余世存鼎力推荐。

“寻找桃花源”是隐喻。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理想之地或者精神归宿,但“桃花源”似乎总在变动,一直在更远的地方,大概永远无法抵达,我们却从未停止寻找。

在《寻找桃花源》中,卫毅如同一位时间的旅行者,在不同时空、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中穿行,去寻找那些“寻找桃花源”的故事。这里有当下的故事,有十年前的故事,有几十年前的故事,还有一百年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生活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等地,这是华语世界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有的是乡村教育志愿者,比如卢安克、萧望野;有的是幸存者,比如汶川地震灾民;有的是农民工,比如北京奥运工地上的建设者;有的是艺术家,比如黄永玉、张充和;有的是学者,比如李泽厚、刘再复、夏志清、王德威、孙康宜、张灏;有的是作家或编剧,比如萧红、许地山、刘震云、李樯;有的是导演,比如吴宇森、许鞍华;有的是商人,比如施永青。

与之平行的,还有卫毅自己和家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一个“复调”的世界,不同的声音在此汇集,不同的命运互相交织。卫毅有一颗宽广而细腻的心,冷静而有感情,独到而又贴切,他为我们呈现了各种气象万千的人生,这是一幅充满了中国人百年冷暖悲欣的立体图景。

这是一部用“复调”叙述的非虚构作品。作家将受访者的世界与自己的世界连系并打通,使得“他们”的现实和“他”的现实交织、构筑为一个多声部的世界,让他在倾听的同时,用自己个人的形式发出了个人独有的声音。

——阎连科(著名作家)

在这里,每个人的声音和讲述都是逃离和前往的故事,都隐蔽着一处不复得路的桃花源。卫毅却机敏地寻出每个人的路,他在倾听中发现人与岁月,发现虚妄、困苦、希望和尊严。这是卫毅的倾听之旅,渐渐地,倾听者竟进入了自己的桃花源。

——李敬泽(著名评论家、作家)

书里写的是此刻、十载和百年的故事。转型时期的中国每个时段的故事特征和类型有所不同,卫毅努力去探究此间人物命运的起伏流转,以此看见过去、现在和将来。

——梁鸿(著名非虚构作家、学者)

卫毅用一颗相信的心和一双祝福的眼睛,在那些异乡和陌生的人身上,找寻着“故乡感”,那是一种心灵的亲近,一种记忆的交融,一种梦想的共振。

——张悦然(著名青年作家)

古人眼里的桃花源,是一片避世的净土,而记者的梦想,则是脚踏实地直面人生。若推动社会的力量受阻,至少也能记录当下,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那个无法企及的桃花源,因了一批追梦者,才总令人向往。

——徐列(《南方人物周刊》创始人、前主编)

作者简介

我叫卫毅,这是我的真名,大概姓卫的人少,有人会产生这是笔名的误会。1980年,我出生在广西一个叫平乐的县城。在县里从幼儿园读到高二,然后转学到桂林市读完高中。大学就读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在西北待了4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广西,在南宁待了4年。2007年,到了广州。2008年,到了北京。算是走南闯北。到2017年,我在《南方人物周刊》已经工作了10年,杂志版权页上的头衔变化依次是:记者、资深记者、主笔、高级主笔、采访总监。这提醒我,年龄已经不小了。许多时光流走了,我希望通过文字,能留下来一些。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山的那边/001
第二章最长的一年/023
看不见的北京 / 024
川流不息 / 028
紫禁城的晨昏 / 042
万荷堂的夏日 / 049
奥运梦游 / 053
伤心列车 / 062
四季的死生 / 068
第三章 乡村生活图景/071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 / 072
乡宴 / 088
第四章流动的八十年代/095
落基山下的思想者 / 096
梦里已知身是客 / 105
第五章他乡与故乡/119
在弗吉尼亚思考幽暗意识 /120
抒情波士顿 / 122
白色纽黑文 / 125
纽约的老顽童 / 131
北港的仕女图 / 138
第六章时代的漫游者/145
第七章百年萍聚/169
第八章革命之路/187
香江到中原有多远? / 188
一天里的一生 / 201
第九章 A Better Tomorrow / 205
第十章灾民的后代/235
第十一章游园惊梦/255
致谢/ 27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陶渊明《桃花源记》开篇写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评分

一个以探寻人物故事为生的人会如何做出人生选择?他的重大选择时刻是否会伴随着评论音轨,来自他曾经访问过的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群?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毕竟那是人物故事的目的之一,不是吗? 过去的、之所以不能让它就这么沉默地永远沉睡,最...  

评分

评分

评分

初次拿到这本事的时候,就被这本书的封面所吸引:那色彩鲜明的如同梦境一般的地方就是“桃花源”。便联想到中学时代读到的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古人眼中的桃花源,是一个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美好世界。 今天,由我国知名杂志《南方人物周刊》资深记者、主笔卫毅所撰写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原以为是过往报道的合集,但卫毅老师基本是重新又写了一次。这让我知道,一个好的人物报道者是怎样的。不论是卫毅老师的《寻找桃花源》,还是杨潇老师的《子弟》,寻找大概是一趟一直要继续的旅程。

评分

不得不说记者的文笔兼顾了优美和犀利,既能优雅美丽,也能简单直接地戳破血淋淋的现实。 一本书通过各种各样的访谈和回忆,兼顾了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走过了几十年的时间,见过了无数杰出或平凡的人。 虽然有些地方可能还是主观性过强有待考证,比如四平战役。 我的一生能写出这样的一部作品就好了。

评分

采访手记结合作者自己大家庭的命运,蛮新的人物故事形式。在别人的人生、尘封的历史里,看到了一个时代中那些微不足道却值得记忆的个体。

评分

读完了。开篇很好,最喜欢 写08年,最长的一年一章。题目很迷惑人,以为是暖心小故事,其实是主观视角的采访所记。

评分

不知道是不是重写的原因,叙述得太平太单薄了,里面很多人物当初都是上学时看卫毅的杂志稿才知道的,但七八年过去后,再用散文笔调重新看,读不下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