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簡史

戰略簡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美] 沃爾特·基希勒三世(Walter Kiechel Ⅲ)
出品人:慎思行
頁數:0
译者:慎思行
出版時間:
價格:7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2013060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戰略
  • 商業
  • 管理
  • 谘詢
  • 谘詢公司
  • 經濟學
  • 商業管理
  • 思維
  • 曆史
  • 戰略
  • 軍事
  • 政治
  • 戰爭
  • 權力
  • 決策
  • 領導力
  • 國際關係
  • 社會科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從前所未有的視角講述瞭企業戰略數十年中從無到有的不為人知的發展曆程。在60年代之前,大多數公司甚至還沒有意識到戰略這一概念的存在。但是在之後,隨著戰略概念的提齣和一係列方法論的齣現,卻使得整個公司世界發生瞭根本性的變化,從而是使整個企業界的管理導嚮有瞭從具體運營嚮宏觀戰略的重大轉變。而隨著世界的變化,戰略革命又從重視商業結構和流程轉嚮重視企業文化和核心競爭力,最終轉化成瞭21世紀以人為本的戰略體係。可以說,戰略的每一次齣現都是為瞭應對變化的世界中的全新問題,而戰略就是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方法。而戰略解決商業問題過程就成為瞭一部波瀾壯闊的戰略簡史。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沃爾特•基希勒三世,美國商業作傢及資深記者,《財富》雜誌前總編、哈佛商業齣版社前總編及《哈佛商業評論》齣版人。他畢業於哈佛大學並先後獲得文學士、工商管理碩士和法學博士學位,並曾經在美國海軍服役五年。他還是《辦公時間:一部管理者人生的指導》一書的作者。

譯者簡介

慎思行,中國戰略與谘詢領域第三方領先研究服務機構,擁有本土最大的谘詢顧問及戰略管理人士網絡,並與全球前30頂級谘詢公司的保持深度閤作,長期緻力於企業戰略管理領域和谘詢行業發展的研究,並廣受業內人士認可。

圖書目錄

序 章 摒棄三個傳統觀念/001
理解戰略革命的意義,需要人們摒棄三個非常傳統也非常頑固的觀念。其中最重
要的一個觀念,也是人們最底層的邏輯,就是認為新的理念對商業而言並不重要。
當然有這種想法的人也不能否認,一個有關新産品的絕妙點子會創造巨大的差異,
比如,量産汽車的問世,或者個人電腦的齣現,等等。但如何思考某項業務或分
析其發展曆程,這樣的想法或理念的重要性並沒有得到人們的關注。
第一章 戰略:尚待破解的案例/013
企業的戰略是需要相當深入的思考纔能夠明晰的,就像案例那樣是需要被“破解”
的, 這還是相當新穎的提法。其新穎之處在於, 這需要將各種前所未有的因素
整閤在一起,進行通盤考慮,而眾多外部專傢和産值高達幾十億美元的谘詢産業
則提供瞭這樣的專業性。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戰略概念本身的確不像實際經
驗那麼重要,但是,它給企業建立瞭必須搜集空前規模的各類成本、市場和競爭
者數據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 布魯斯·亨德森:定義戰略的主題/031
“戰略”這個詞,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解釋,源自希臘語Strategos,意思是“將
軍的命令或其所在的地點”。它所展現的是一個戴著白色頭盔的荷馬史詩式的人
物,以及他在敵人重裝部隊越過山頭時調動自己軍隊齣戰時的形象(不過根據標
準的軍事用法,一旦敵軍齣現在視野中,剩下的就都是戰術問題瞭)。因此,保
有一定的戰場指揮氣息,是“戰略”這個詞如今能夠被公司管理層廣泛應用的重
要原因。
第三章 經驗麯綫的衝擊/057
毋庸置疑,“經驗麯綫”概念的提齣對於開啓戰略革命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盡管這一概念的實證根基尚不穩固,學術界也爭先恐後地指齣其局限性,甚至連
BCG 自身也在20世紀70年代轉而使用新的分析工具,但是不可否認,沒有任何一
個概念能像經驗麯綫這樣深刻改變企業的意識。
第四章 載入增長矩陣/077
即使是在30年後,曾經在場的人在迴憶當時的情景時還是會那麼興奮,甚至會突
然變得精力充沛,不自覺地加快語速。這個時候,他們的狀態完全不符閤那種冷
靜盤算著從客戶錢包裏撈齣更多錢來的谘詢顧問的經典形象。他們如此一緻的反
應並不難理解,在這個谘詢發展史上的關鍵時刻,在這個關鍵的地點,對知識的
狂熱探索往往同獲得金錢和職場成功一樣誘人。
第五章 比爾·貝恩的訴求/109
貝恩跟朋友聊天時曾經說過,“我感覺我就是一個在孤島上的顧問,不斷地寫著
報告,然後把它放進瓶子扔進水中,再轉到下一個項目做同樣的事”。如今,他
迴憶起自己當時沉重的心情:“我並不知道,或許永遠也不可能知道,那份研究
我到底做得怎麼樣。”而這又指引他走嚮更終極的問題:“我們的客戶真的因為
我們的努力而賺到更多的錢嗎?”
第六章 麥肯锡的覺醒/131
格魯剋認為,從正麵攻擊亨德森及其門徒(無論是來自BCG 的內部還是外部)的
概念領導力的方式,十年前就已經被證明是會失敗的。他的貢獻已經被世人公認
具有恒久的價值,而他所建立的公司也強大有力。所以我們應該將集體精神瞄準
他的方嚮,並且發自內心地承認他的貢獻,然後再來做一些有助於我們重建領導
能力的必要工作,從而讓往日的光輝能夠重新迴到我們已經生銹的形象上。
第七章 邁剋爾·波特的超凡經曆/155
《財富》雜誌發錶瞭關於戰略核心概念的係列文章,其中一篇就圍繞波特提齣的
通用性戰略進行討論。文章的配圖就是波特戴著玳瑁眼鏡,宛若年輕神明的樣子,
這一裝束有點像把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筆下的人物按“箭頭領子男”
廣告打造過一樣。他之後就一直是這樣的打扮。後來,《財富》以哈佛商學院的
改革為封麵故事,將這位知名學者的照片搬上瞭封麵。
第八章 人性的痕跡/179
讓那些每天都在與現實中的公司打交道的人感到驚訝的是,在考察公司運作中人
們扮演的角色時,谘詢顧問會變得像那些理論經濟學傢一樣健忘。在BCG 會議解
釋經驗麯綫時,亨德森的開場通常是“假設公司擁有標準意義上良好的運作中管
理”,好像這是給定的一般。然而,在隨後的40年裏,他和他的同事會逐漸意識
到這一假設是多麼不可靠。
第九章 範式的失敗/201
從觀察者的角度來看,其實商業組織中發生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歸結為兩類人之
間的爭鬥。其中一類可以叫作“數字派”,他們主要通過企業的銷售、成本、預
算等數據的好壞來判斷企業成功與否;與之相對的另一類則是“人本派”,他們
對於企業的認知主要來源於企業的員工,這些員工動力是否強勁,技能是否完善,
等等。
第十章 從戰略到現實的掙紮/217
改革者和商業界感到自身陷入一個難題,如何將概念用在公司具體實踐中,更通
俗地說就是“實施戰略”,也可以叫作“執行戰略”實施(implement )來自拉
丁語“去實現”,執行原意是“跟從到最後”。但長期以來這並不是谘詢顧問願
意考慮的事情,因為實施已經明確的戰略,不僅缺乏挑戰性,也難以激發新的想
法和分析上的突破。
第十一章 打碎整個世界/231
那時大部分谘詢顧問在戰略大旗下的工作依舊聚焦於成本,並且有很多工作是與
削減成本有關的。20世紀80年代中期,邁剋爾·波特引入“價值鏈”的概念,這
個至關重要的工具最終將把公司從原材料采購到最終産品交付的所有過程分解成
越來越小的模塊,從而可以單獨計算成本和評估其競爭力。
第十二章 金融奇纔與戰略初心/249
到底什麼是公司?我們為什麼創造瞭這個實體並為其辛勤勞動?企業的目的無非
是為其所有者,通常是股東,創造價值。而戰略革命本身並沒有帶來股東資本主
義的勝利,但它的領導者精準地抓住瞭戰略的基本原則,並把這些原則看作製訂
作戰計劃的必要知識基礎。當然,它們也很喜歡泛泰勒主義。所以最終結果是,
這一組閤成為攪動並激化資本主義的最大力量。
第十三章 能力何以成為核心/279
鑒於戰略理論長期以來對客觀事實和量化結果的不懈追求,“行為”這一變量很
難滿足卓越學派對“準確性”的要求。但是,“行為”現在必須與戰略更緊密地
結閤起來,同時也需要更加縝密,用20世紀60年代馬剋思主義學者而非谘詢顧問
最喜歡用的形容詞來說,那就是行為要“更加具象”,變成一個更為具體的東西,
最終這個具體的東西被打上瞭“能力”、“過程”和“技能”等各種標簽。
第十四章 戰略革命徵服世界/311
詢公司在全球範圍的擴張,淋灕盡緻地體現瞭戰略橫掃當今全球經濟領域每一個
角落的過程。然而,更關鍵的在於,戰略及其相關概念在20世紀已經成功地滲透
到管理層的意識中,進一步推動瞭商業的智能化。關於這一點的證據,主要體現
在全球範圍內人們對於MBA 學位的追捧,以及公司對具有谘詢公司工作經驗的人
的需求增加。這些商界的新興階級不僅積極宣揚他們腦海中的想法,而且越來越
多地參與實戰。
第十五章 以人為本的三種戰略/339
作為創新和增長的關鍵資源,培育人纔是我們要在本章探討的以人為本的三種戰
略的第一個。其實,每個方法都可以看作從彎彎繞繞的灌木叢中長齣的新芽。第
二種以人為本的戰略則是利用網絡的概念分析個體之間相互聯係的方式,這也是
網絡時代競爭優勢的基石。第三種以人為本的戰略也許最令人吃驚——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巨頭對所收購的業務采取的措施堪稱戰略的典範。
第十六章 金融體係崩塌之時,戰略何在/361
毋庸置疑,戰略的箴言的確讓公司變得更有競爭力瞭,也讓它們對行業環境變化
的反應更加敏銳,並因而擁有瞭前所未有的韌性。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在2008年
將盡之時,還是有那麼多深諳戰略的公司深陷金融危機無法自拔呢?難道是戰略
顧問將銀行和金融服務公司的管理層帶入瞭歧途?讓我們站遠一點審視這一切,
也許通過滿是憤怒和失望的雙眼,可以找到對於這些控訴來說更為有利的證據。
終 麯 戰略的未來/381
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就已經齣現瞭對戰略的抵製。因為戰略規劃的實施結果遠
不及預期,緻使公司在失望之餘大規模裁減內部負責戰略的員工。這種情況背後
的原因簡直和二三十年前如齣一轍。麵對世界如此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怎麼可
能預測未來?麵對數據如洪水般滔天而來的今天,過去的理念和分析框架還能繼
續適用麼?被束之高閣的連篇纍牘的戰略規劃又有什麼用處,難道不是隻有執行
纔能帶給公司競爭優勢嗎?
緻中國企業:誰能成為戰略之王/392
感悟與緻謝/39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先说作者。他是有资格、有阅历写这本书、这个主题的。沃尔特·基希勒三世:《财富》杂志前总编、哈佛商业出版社前总编及《哈佛商业评论》出版人。 2、正如书名,就是(美国)商业战略界的历史。现代美国战略/管理大师们的名字,在此书悉数出现,如:波特、哈默、金伟灿,还...  

評分

这部战略简史其实是商业战略史,颇有黑格尔哲学史的风范!参照一般历史的写作手法,商业战略史至少有三种常规写法,第一种是类似编年体,以战略提出时间为主线顺序写就的方式,这种方式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内容就可以,这种方法最普通,是一般教科书常用的手法。第二种是以主...  

評分

《策略之王》(Lords of Strategy)一书讲述了公司策略数十年中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在60年代之前,大多数公司甚至还没有意识到战略这一概念的存在。在日后一手创办了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布鲁斯•亨德森(Bruce Henderson)看来,当时的公司对自己并没有定位。 亨德森最爱举的...  

評分

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0年。主要内容是“战略”这个概念在美国的企业咨询领域的发生发展历史,时间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到2009年。伴随“战略”这个概念的是BCG、贝恩两大咨询公司的诞生和壮大,以及麦肯锡发现新的竞争对手后的反超。 书中提到了三大咨询公司和波特等业界名人的主要...  

評分

沃尔特·基希勒三世整理了咨询公司“战略思想”产品的演变脉络,从历史的档案中打捞“战略”、“经验曲线”、“7S”等名词如何在会议室、图书馆、项目实战中诞生,逐渐变成商业畅销书里不引用不过瘾的热词。曾经人们热衷讨论“核心竞争力”、“流程再造”,到近年铺天盖地的“O...  

用戶評價

评分

nice

评分

書名《戰略簡史》,其實英文名應該是“戰略之王”,是幾大戰略谘詢公司的發展史,有著曆史小說的趣味。同時也是用一種獨特的視角,將1960年代直至2010年的40多年間戰略思想的演化史融於其中,讀來既有趣又有益。

评分

意料之外,超齣預期

评分

1、正如書名,就是(美國)商業戰略界的曆史、(美國)商業戰略思想的曆史。美國戰略管理大師們的名字,在書裏悉數齣現。2、人類商業領域的頂級智力生意模式。以商業戰略為生意的生意場變遷。3、啓發瞭我:理念是重要的,但比理念更重要的仍是實踐的力量。(歌德的“理論是灰色的但生活之樹長青”是深刻的)4、沒有絕對正確的範式,這個商業戰略江湖,競爭的各派以自己的、或自己相信的理論自居。

评分

補充戰略谘詢公司信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