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代表作“印度三部曲”第一部、非虚构文学典范之作】
【印度属于记忆 一个死亡的世界】
★ V.S.奈保尔将深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受世俗侵蚀的探索融为一体,迫使我们去发现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 有一种人远离了故乡,却比故乡的任何人都更了解那里。V.S.奈保尔就是这里面最杰出的人。——《时代周刊》
★ 印度对我是个难以表述的国家,它不是我的家也不可能成为我的家,我对它却不能拒斥与漠视;我的游历不能仅仅是看风景。一下子,我离它那么近又那么远。——V.S.奈保尔
----------------
奈保尔首次踏上印度,从孟买上岸,一路经过德里、加尔各答、克什米尔,最后来到外祖父的故里。这个有着暧昧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失落。在他一贯的嬉笑怒骂与孤傲冷漠中,后殖民情境中的印度乱象令人何等无奈,何等绝望!
一年的印度之旅,唯一的收获是:印度属于记忆,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
V.S.奈保尔(V. S. Naipaul):
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著有《米格尔街》、《大河湾》、《自由国度》、《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抵达之谜》、“印度三部曲”、《非洲的假面剧 》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8年8月11日于伦敦病逝。
印度移民后代奈保尔先生生于英国殖民地特立尼达,18岁时前往英国求学,从25岁起他的小说获得各种文学奖项,30岁时首次回到印度做一年旅行,所见所感成集为《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15年与28年后,他又分别写下两本印度的观感,集结成《印度三部曲》传世。...
评分1962年2月到1964年2月,奈保尔用了一年时间走遍了印度,又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这本逾400页的《幽暗国度》,作为《印度三部曲》之一。 2006年9月12日到2006年9月27日,我用了半个月断断续续地读完了这本书。 “在我的感觉里,它就像一个我永远无法表达、从此再也捕...
评分酒店里有wifi,继续写起。 第二次来香港的诺亚方舟。和大家玩了一天游戏,没看书。酒店里几本杂志,翻翻没什么内容。包里带了一本奈保尔的游记,人多也不方便读书。 想来,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人多不适宜,太闹不适宜。公共空间里的私人阅读多少不合时宜。 奈保尔的游记...
评分读完《印度:幽黯国度》,突然对奈保尔这个人产生了兴趣。 他是在特立尼达出生的印度后裔,使用英语写作,被女王册封为爵士,还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用一句话总结:应该是一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之前读过他两本书。一本是晚期作品《魔种》,读得混混沌沌,感觉此人故弄玄虚...
评分读V.S.奈保尔是缘于年初参加的一个以回望80年代文学思潮为主题的讲座,当主持人希望台上的嘉宾各自推荐几本近年来阅读到的难以忘怀的好书时,其中的两位不约而同提到了这个我并不熟悉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字,以及他的印度三部曲。 如果说在我混杂的阅读经验里有...
冷眼看印度
评分不是很好读。
评分冷眼看印度
评分不是很好读。
评分写于60年代的印度,当时作者描述这时候的印度,还是带着比较心疼或厌恶的矛盾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