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世界,认识20世纪人类的心灵境况,读20世纪的现代经典是可行之途径。《废墟的忧伤:西方现代文学漫读》作者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一些20世纪具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和评论,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尝试探究现代小说的叙事艺术、触摸作家深邃的心灵世界,进而透视20世纪复杂的社会历史图景。本书文字优雅、可读性强,可作普及类读物。
吴晓东,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6年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担任共同研究者,1999—2000年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讲学,2003—2005年赴日本神户大学讲学,2016年被聘为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入选北京新世纪社会科学“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任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
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合著)《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与小说家》等。
文/ 桐樾 (原文首发于北京大学出版社微信公号) 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但这存在一个前提,读者必须拥有一双鉴别好书的慧眼,若同样的时间阅读了糟粕,恐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什么算是好书呢?人的生命有限,而有些作品却能穿越今后...
评分文/ 桐樾 (原文首发于北京大学出版社微信公号) 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但这存在一个前提,读者必须拥有一双鉴别好书的慧眼,若同样的时间阅读了糟粕,恐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什么算是好书呢?人的生命有限,而有些作品却能穿越今后...
评分每个学文学的学生,没有一个不知道吴晓东老师的,即使没有听过吴晓东老师的课,也一定用过吴晓东老师的评论文章来做过作业。对于北大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幸运的,他们可以听到吴晓东老师的课,可以跟吴晓东老师探讨文学,可以得到吴晓东老师的指导。在北大中文系的学生眼...
评分每个学文学的学生,没有一个不知道吴晓东老师的,即使没有听过吴晓东老师的课,也一定用过吴晓东老师的评论文章来做过作业。对于北大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幸运的,他们可以听到吴晓东老师的课,可以跟吴晓东老师探讨文学,可以得到吴晓东老师的指导。在北大中文系的学生眼...
评分文/ 桐樾 (原文首发于北京大学出版社微信公号) 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但这存在一个前提,读者必须拥有一双鉴别好书的慧眼,若同样的时间阅读了糟粕,恐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什么算是好书呢?人的生命有限,而有些作品却能穿越今后...
大佬激情安利阅读史+留下理论线头+难度友好+观点干货,对于我菜鸡的阅读水平来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感谢吴老师西方现代主义扫盲,欧美文学经典导读课的绝配
评分水军太多了,刷个一星功能性平衡一下。
评分“所謂的尋求單獨,真正尋求的並不是單獨,而是想長時間地思考某些問題而不受其他人干擾。…單獨對於人的靈魂有一種魅力,它幾乎能喚醒一種醉意,這種醉意使人避開一切可能干擾這種親近狀況的事物。對單獨的尋求其含義總是想固執于某種東西。”——伽達默尓 “我很難把我對光明,對生活的愛與我對我要描述的絕望經歷的依戀分離開來。…沒有生活之絕望就沒有對生活的愛。”——加繆 我的朋友曾問我,怎樣才可以做到一個人獨自做完所有的事。其實當你真正地一個人做所有事情的時候,你才會發現平日不被注目的小事物和自己真正的存在。無需關注任何一個主體生命的時候,萬物皆有了它真正的存在以及更易與我們相遇。
评分标签:功能性一星
评分可以配合《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一起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