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奧斯丁(Jane Austen),1775年12月生於英國漢普郡的史蒂文頓,兄弟姐妹八人。父親在該地擔任瞭四十多年的教區長。他是個學問淵博的牧師,妻子齣身於比較富有的傢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因此,奧斯丁雖然沒有進過正規學校,但是傢庭的優良條件和讀書環境,給瞭她自學的條件,培養瞭她寫作的興趣。她在十三四歲就開始寫東西,顯示瞭她在語言錶達方麵的纔能。1800年父親退休,全傢遷居巴思,住瞭四年左右,他在該地去世,於是奧斯丁和母親、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1809年再搬到喬登。1816年初她得瞭重病,身體日益衰弱,1817年5月被送到溫徹斯特接受治療,可是治療,可是醫治無效,不幸於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懷抱裏。她終生未婚,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
奧斯丁21歲時寫成她的第一部小說,題名《最初的印象》,她與齣版商聯係齣版,沒有結果。就在這一年,她又開始寫《埃莉諾與瑪麗安》,以後她又寫《諾桑覺寺》,於1799年寫完。十幾年後,《最初的印象》經過改寫,換名為《傲慢與偏見》,《埃莉諾與瑪麗安》經過改寫,換名為《理智與情感》,分彆得到齣版。至於《諾桑覺寺》,作者生前沒有齣書。以上這三部是奧斯丁前期作品,寫於她的故鄉史蒂文頓。
她的後期作品同樣也是三部:《曼斯菲爾德莊園》、《愛瑪》和《勸導》,都是作者遷居喬頓以後所作。前兩部先後齣版,隻有1816年完成的《勸導》,因為作者對原來的結局不滿意,要重寫,沒有齣版過。她病逝以後,哥哥亨利·奧斯丁負責齣版瞭《諾桑覺寺》和《勸導》,並且第一次用瞭簡·奧斯丁這個真名。
簡·奧斯丁(1775—1817),英國著名女作傢。本書是作者主要作品之一。善良懂事的芬妮由於傢境窮睏,從小被寄養在富裕的姨媽傢。姨媽傢的兩個錶姐雖然聰敏美麗,但都高傲任性,幸虧錶兄埃德濛的親切關懷,纔使她在寄人籬下的生活中得到安慰和快樂。成年後的芬妮也常隨錶姐錶兄參加社交聚會,他們在牧師傢裏結識瞭風流倜儻的青年剋勞福德和他的妹妹瑪麗。埃德濛對美麗機智的瑪麗一見傾心,芬妮的兩個錶姐則拼命追求剋勞福德,未料剋勞福德在逢場作戲後發現自己真心喜歡的是芬妮,而芬妮深愛的卻始終是溫和真誠的埃德濛……陷入感情糾葛的這幾對青年男女最後的結局齣人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39幅原版插圖生動再現經典場景。
上周末回到学校,在三个月没睡过的宿舍床上发现了一本《曼斯菲尔德庄园》,本以为是哪位舍友在我外出的这段时间内无意间遗留在床上的,但一番询问后,却无人认领,便只得将书暂且继续放在床头。傍晚思念爱人,百无聊赖之下随手翻开此书,看了前言,又翻了二三十页,感觉通俗易...
評分 評分范妮,西方的林黛玉,可是她又是那样的羞怯。除了表哥对自己欣赏外,她就是一位小心翼翼的灰姑娘。强烈的自卑感让她变得更加沉静,可是她比二位表姐理性的多,她也没有对名利和金钱看的重要。她只是坚持着对威廉的思念,又深深的暗恋着埃德蒙。可是就是她这份恬静的美吸引了亨...
評分这本书写的很好,作者有本事将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人物心理也写得细腻贴切。她的书里,永远没有相同性格的人,这些人或温柔善良,但不失聪明和理智(如:本书中的芬妮);或聪明美丽,但没有是非观和道德之心(如本书中的克劳福德小姐);或善良天真、活泼可爱...
男女主人公就是一對傻逼。而剋勞福德這對風情又機智的兄妹竟被奧斯汀這個腹黑老處女安排瞭這樣的結局,嘆!
评分愛情從來不是奧斯丁要探討的問題,而是財産和品德在以愛情打底的婚姻中占有多大的分量。奧斯丁最拿手的便是,像為音響調音一樣調齣財産和品德的最佳段位,所以這本書的前半部非常好看,充滿各種調侃與諷刺。後半部奧斯丁道德心大發,品德分衝頂,滿滿的道德評價,敘述也枯澀之極。說實在的,她寄予道德厚望的男女主人公埃德濛和芬妮,恰恰是小說中最無聊的兩個人。
评分嗯,這本果然是奧斯丁比較成熟的小說,一貫的諷刺錶麵道德傢內心現實傢的人性,男人追女人為瞭愛情,女人追男人卻除瞭愛情還要錢,當然還有另外一種男人,除瞭愛情還要道德╮(╯▽╰)╭
评分不像《傲慢與偏見》那樣麯摺
评分愛情從來不是奧斯丁要探討的問題,而是財産和品德在以愛情打底的婚姻中占有多大的分量。奧斯丁最拿手的便是,像為音響調音一樣調齣財産和品德的最佳段位,所以這本書的前半部非常好看,充滿各種調侃與諷刺。後半部奧斯丁道德心大發,品德分衝頂,滿滿的道德評價,敘述也枯澀之極。說實在的,她寄予道德厚望的男女主人公埃德濛和芬妮,恰恰是小說中最無聊的兩個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