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著名女作家。本书是作者主要作品之一。善良懂事的芬妮由于家境穷困,从小被寄养在富裕的姨妈家。姨妈家的两个表姐虽然聪敏美丽,但都高傲任性,幸亏表兄埃德蒙的亲切关怀,才使她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得到安慰和快乐。成年后的芬妮也常随表姐表兄参加社交聚会,他们在牧师家里结识了风流倜傥的青年克劳福德和他的妹妹玛丽。埃德蒙对美丽机智的玛丽一见倾心,芬妮的两个表姐则拼命追求克劳福德,未料克劳福德在逢场作戏后发现自己真心喜欢的是芬妮,而芬妮深爱的却始终是温和真诚的埃德蒙……陷入感情纠葛的这几对青年男女最后的结局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39幅原版插图生动再现经典场景。
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在该地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他是个学问渊博的牧师,妻子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此,奥斯丁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但是家庭的优良条件和读书环境,给了她自学的条件,培养了她写作的兴趣。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东西,显示了她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才能。1800年父亲退休,全家迁居巴思,住了四年左右,他在该地去世,于是奥斯丁和母亲、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1809年再搬到乔登。1816年初她得了重病,身体日益衰弱,1817年5月被送到温彻斯特接受治疗,可是治疗,可是医治无效,不幸于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怀抱里。她终生未婚,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
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至于《诺桑觉寺》,作者生前没有出书。以上这三部是奥斯丁前期作品,写于她的故乡史蒂文顿。
她的后期作品同样也是三部:《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和《劝导》,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前两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奥斯丁负责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丁这个真名。
也许简奥斯丁真的太局限于她所了解的小世界。她的书,大致看都差不多,情节内容往往脱离不了男子,女子,舞会,阶级等等。没有傲慢与偏见优秀,译本也有一些不求甚解的地方,往往人到了一定英语程度,便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读读英文原版才能大呼过瘾吧。
评分我读过的简·奥斯丁的文字不多,也就是《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还有这一本。我总觉得这一本貌似要比其他的深刻、丰富许多。不过,对于这本书中的女主人公,我倒是没有很喜欢的,芬妮过于羞涩、胆怯,实在不是我的喜爱。不过,相对玛利亚、茱莉亚、玛丽来说,她真...
评分这本书写的很好,作者有本事将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人物心理也写得细腻贴切。她的书里,永远没有相同性格的人,这些人或温柔善良,但不失聪明和理智(如:本书中的芬妮);或聪明美丽,但没有是非观和道德之心(如本书中的克劳福德小姐);或善良天真、活泼可爱...
评分 评分上周末回到学校,在三个月没睡过的宿舍床上发现了一本《曼斯菲尔德庄园》,本以为是哪位舍友在我外出的这段时间内无意间遗留在床上的,但一番询问后,却无人认领,便只得将书暂且继续放在床头。傍晚思念爱人,百无聊赖之下随手翻开此书,看了前言,又翻了二三十页,感觉通俗易...
不出众
评分不出众
评分JANE...I CAN'T REFUSE
评分哎,结尾呀
评分嫁?不嫁!嫁。奥斯汀的童话总是好看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