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世纪

走出中世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朱维铮
出品人:
页数:4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1
价格:CNY 5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90841
丛书系列:朱维铮作品集
图书标签:
  • 朱维铮
  • 历史
  • 思想史
  • 中国古代史
  • 古代思想史
  • 中国史
  • 研究生
  • *北京·中信出版社*
  • 历史
  • 思想
  • 文化
  • 中国
  • 现代性
  • 启蒙
  • 批判
  • 反思
  • 知识分子
  • 社会变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在这本早年一气呵成并经过晚年增订的代表作中,展现的是一个学者的不凡学识和才气勃发,以及日臻完善的“晚年定论”,可以看出他的学问在时间的长河中,如何汇流成海。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敏锐多元的探索视野和妙语连珠的流畅文字,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的理念,系统探讨和发人深省的研究思辨,对中国历史及古代思想如何或者是否走出中世纪,书中有着独到地阐述,充分显示作者不仅把握中国历史昨天、前天的学术修养,更体现其关怀人类社会今天、明天的人文精神。本书初刊至今30多年,影响持久不衰,亦曾被译为英文,广泛流传。后经作者校订原作,增补大量内容,并从更能彰显历史时空连续性的角度,调整编次,从而成为较初刊更加完整精到的名家名作。

朱维铮先生的经典之作大多已断版数年,此次全新结集,共出八种(《走出中世纪》《走出中世纪二集》《音调未定的传统》《壶里春秋》《求索真文明》《中国经学史十讲》《论孔子》《壶里春秋二集》)。全套作品由朱先生的高足精编精校整理完成,新锐设计师操刀设计。内文版式舒朗,封面简洁现代,希望打破以往版本对朱先生作品“高头讲章”的定位,使他极富问题意识和批判性的观点为更多普通读者所知。

作者简介

朱维铮(1936—2012),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生前为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从教52年。2006年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是汉堡大学授予中国人的首个荣誉博士,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德国高等学府授予中国人的第二个荣誉博士。朱先生治学严谨,功力深湛,眼光独到,笔锋犀利,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是1980年代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导者、开拓者和建设者,治学范围涵盖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中国近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等多个领域,已刊论文及讲演录二百余篇,著作十余种,主持整理、编选和校注重要典籍近百种,《走出中世纪》等翻译成英文出版,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目录信息

增订本小引
初版序
英文版序
走出中世纪
——从晚明至晚清的历史断想
匪夷所思
——世纪更替中间的哲人怪想
利玛窦在中国
楔子
利玛窦圆梦
怎样“劝化中国”?
是“拓荒”么?
渗入王学开拓的空间
“慢慢来”的策略
目的与手段的倒错
关于《利玛窦中文著译集》
利玛窦与李卓吾
徐光启和晚明史
晚明的西学领袖
何以不能称学派?
利玛窦和徐光启
晚明“天学”的轴心
技术救世的成败
附:《历史上的徐家汇》代序
给魏忠贤“造神”
“红夷大炮”
南明史的一部力作
十八世纪的汉学与西学
“空白”引出的疑问
答疑的难点
古老学术史的倒演
王学与西学
尊朱抑王的奥秘
南国汉学家的反应
汉学与西学的相关度
中世纪特色的回光返照
隔膜的心态
汤若望与杨光先
所谓《不得已》案
满清首任钦天监正
帝师生涯
杨光先发难
传教士内哄
满洲权贵支持更愚昧一方
南怀仁怎样告倒杨光先
关于清初的“中国礼仪之争”
“真理学”、“清官”与康熙
“一介不取”?
满清盛世的“小报告”
年羹尧与汪景祺
附:汪景祺《功臣不可为》
戮心的盛世
附:上引《乙丙之际箸议第九》部分译意
和珅案
附:清嘉庆四年正月十五宣布和坤二十大罪的上谕
在中世纪晚期的《三国演义》
讲史小说岂是信史?
满洲文盲权贵的教科书
荒谬的关羽崇拜
由清宫到民间的“三国戏”
“你能抵挡他么!”
马纯上和匡超人
《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初说
“以公心讽世之书”
马二先生说“举业”
文坛流氓匡超人
“匡超人高兴长安道”
跋几份“反洋教”揭帖
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
假孔子与真孔子
近代三种假孔子
“假作真时真亦假”
信言有征见真实
阳明学在近代中国
——由晚清至民国的政见史札记
关于早年章太炎
——章太炎著作按语一束
《明独》
《读<管子>书后》
《译书公会叙》
《视天论》
《茵说》
《公言》
《原变》
《与梁鼎芬绝交书》
《<客帝>匡谬》
《征信论》
《驳<箴膏肓评>三书叙》
《<社会学>》
《序<革命军>》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原学》
《革命之道德》
《无神论》
《论诸子学》
《衡三老》
《悲先戴》
《哀后戴》
《与人书》
《复吴敬恒函》
《代议然否论》
《<齐物论释>序》
关于晚年章太炎
——就“五四”后章太炎思想的札记
唯物史观在中国萌芽形态的历史考察
——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中世纪将复归吗?
——《知识价值革命》提出的疑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走出中世纪》(朱维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 昔年在江南白下,曾与朱维铮先生有过书信往来。当时读此书时,少年意气,在拍案叫绝之时也对其中某些观点提出质疑。现在想起来,恍若一梦。作者以“走出中世纪”来对明清思想界进行一番扫描,然而我们现在似乎仍未能“...  

评分

“走出中世纪”的启示——怀念朱维铮教授 作者:张隆溪 来源:《怀真集:朱维铮先生纪念文集》 记得第一次与朱维铮先生见面是在一九八三年底或一九八四年初,那时我刚开始在哈佛读书不久,朱先生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大概回国途中顺便到哈佛,我们就在神学院路二号的哈佛燕...  

评分

“走出中世纪”的启示——怀念朱维铮教授 作者:张隆溪 来源:《怀真集:朱维铮先生纪念文集》 记得第一次与朱维铮先生见面是在一九八三年底或一九八四年初,那时我刚开始在哈佛读书不久,朱先生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大概回国途中顺便到哈佛,我们就在神学院路二号的哈佛燕...  

评分

近代化的动力渊源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命题,也是一大公案,“冲击-回应”和“在中国发现历史”各执一端,争到如今大家都渐渐没有了耐心和信心,干脆搭上乾嘉史学和后现代的顺风船,以“宏大”弃之而埋头于立竿见影、只此一说的具体研究。在这样的语境中,朱维铮先生的《走...  

评分

看完这本书大概是半个多月前,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印象里是作者散布在各处的文章集成的册子——话说近来好像有不少学者以此种方式出书,将散布在网络或期刊上的文章随意按照一些主题集中起来,就是一本新书了,若是这位学者名声比较大,那简直可以是一部值得重点推荐的大著...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名士耳

评分

有良心的学术,有学术的良心。

评分

对于明清思想史的研究颇为有趣,其他文章则摆脱不了唯物史观的窠臼。

评分

我对中国思想史读得还是不多,因此这本读来一半有趣一半不懂。2019.03.18—2019.04.01

评分

朱先生似乎是说,中国自秦代至晚明属于中世纪,晚明至晚清则属于走出中世纪的过渡阶段。部分文章又在论证康雍乾嘉时期政治的压力导致无法产生突破中世纪思想禁锢的近代思想。这似乎在整体的大逻辑上即出现凿枘,使得结论最终滑向了清代统治打断了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