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纠结

法政纠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杨天宏

四川成都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所撰博士论文2003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曾独立承担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出版学术著作6部,译著2部, 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天宏
出品人:新民说
页数:249
译者:
出版时间:2018-7-1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980878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律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法制史 
  • 民国史 
  • 杨天宏 
  • 政治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简介

“罗文干案”是发生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大案”“要案”,当时政府众议院的正副议长向大总统举报时任财政总长的罗文干在“奥国借款”事件中受贿。由于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华币,同时牵涉多名政府高官,该案史无前例地同时激起政潮、学潮、法潮,堪称近代中国“级别”最高且最具影响的刑事案件之一,其复杂性超乎想象。作者从这一案件的告诉与审断着手,通过事实论述与逻辑梳理,从告诉程序合法性辩证、案件审断与事实原委、影响案件审理结果的内政外交因素三个方面揭示了“罗案”最终“了犹未了”所表现出的法政纠结性。

▼编辑推荐

“罗文干案”是发生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重大刑事案件。就内涵而言,这一案件的复杂性超乎寻常想象,涉及闻见杂呈各说不一的事实甄别及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条款适用,国内政局与外交形势变化等多方面问题。就“价值”而言,罗案研究已远远超出被告罪与非罪的法庭判决正误探讨,具有法律、政治、经济及国际关系的丰富含义。然而国内外相关研究与此案的价值却极不相称。

本书作者拟对罗案研究做点拾遗补阙与匡误的工作,以重建事实的完整。正如作者所言:研究历史陈案应效法“老吏断狱”,熟悉律例,明辨是非,虽无可置辩的学术审断结果很难达致,但纵或不能,心实向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真 鞭尸罗文干 扣一颗星因为从页数上说这本书的性价比实在低。。。

评分

这本书很厉害,推荐看看!!!!!

评分

杨老师虽史学出身,但法学知识储备丰厚。三篇文章是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不懂法律,搞个锤子法律史,别老拿“常人眼光”说事),同时也有明显的解释学色彩,后辈治法律史之楷模。字里行间也能看出杨老师是个性情中人啊????

评分

62,民国时期,大案名案甚多,罗文干案是其中知名者。本书梳理始末,也算说的很清楚了。不过个人还是有几个感触:第一,民国时期官僚不缺知识,不缺学历,然而就缺怎么为官的经验,所以搞的一团糟。哪怕是罗文干,王宠惠,胡适主张的好人政府,客观上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害。甚至还有个人的贪腐可能。第二,民国财政的困难,和其他事一样,也是缘于政府毫无经验,一般都是年纪轻轻身居高位,出国留洋回来就是教授部长,不但没经验没见识,还很容易崇洋媚外,自卑自贱。这就是人才匮乏,国家失败的表征,和现在的很多非洲国家拉美国家很像。所以类似这种案件,说到最后都是政治,军事,经济,党派纠纷。民国时期无甚亮点,整体国民素质和经济实在难发展,不是别的原因,关键就在于底子太差

评分

#读完此书2018# 第七十一本,作者分析指出罗文干案的种种可疑之处,认为此案罗氏绝非清白无暇,百度下,牛津大学法学博士罗文干被誉为学贯中西的法学泰斗,看来学问好与人品高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罗案最终因直系军阀与政客的互相利用,以罗氏被宣判无罪。这样的案例绝非孤例,法政一直在纠结中,期待不再纠结的一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