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作者是钱穆。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 )史学教授。 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 。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可以放入“改变价值观”一类。 正如钱穆所说,从来都被教育过往时代的“黑暗”,却从来没有想要去了解过那些时代。课本上教的不过是一些“史实”,没有分析,没有对比,连起码的前后因果关系都没有,更不用谈横向对比。于是历史在印象中就是一片黑暗一片乱麻。读了这书才第一...
评分原书讲述了政治制度的四个范围,即政府组织、考试和选举、经济制度(田赋)、国防和兵役制度,此处只整理出政府组织之要点。 一 汉代 (一)皇室与政府 两大主题:1、皇室和政府的职权划分,2、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这两大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贯主题 皇权和相权 皇帝:...
评分【博客原文:http://www.naowan.com/archives/2009/04/21/130】 前天读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不厚,仅160多页,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组织、考试、经济、兵役等制度。读罢,仿佛重游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而且是之前很少触及...
评分写过上一篇“长知识”,有朋友调侃我“省事儿”了,因为我说“与其看我鹦鹉学舌,不如直接读书“。不敢偷懒,有感想都写下来: 160页没打算快快读完,总得写下读后感之后,再行往下读,才没觉着欠着自己的债—-- 不敢偷懒。 先概要说书。 到前几天读完了唐代部分。大体而言...
评分2007年,也就是10年前,作为给一个姑娘的豆油,写了下面这个书评,一晃十年。 现在看大学写的东西,就像看小时候花脸口红大檐帽的照片,不忍直视。但当时确实这么想,这么装,这么中二,这么nc,还这么不要脸的在豆瓣写了这篇乌七八糟的内容,真是不知说什么好,也没什么办法,...
这一版的装帧很棒
评分汉唐宋明清五个大一统朝代的政治制度简史,须知一项制度的实行必是与其他制度相互配合,而一项制度无论多么好也不能永远不变的,唐后虽然仍有宋元明清,但却再未有如此一个万邦来朝的升平之世则是今人当从历史中反思的。
评分【藏书阁打卡】受益匪浅、相见恨晚的书籍。钱老将焦点聚焦在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之上,分朝代简述了不同朝代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人才选举、经济赋税、兵役制度,并对其中的制度加以自己的点评。字里行间是能感受出钱老对汉唐强盛的推崇,对宋明的褒贬参半,对清的重法术无制度的大力批判。钱老的提出的观点颇为赞同,不可全盘否定历史,也不可只重制度而轻视现实,任一制度都不能尽善尽美,只有多借鉴、多总结对于当下的改革才更具有意义。
评分薄薄一本把中国几千年政治历史囊括,给了我一些对历史误解的纠正和了解,不得不佩服钱老的学问。据说本书有删减,但不碍它的价值,当然部分地方,钱老可能也有他的偏见。看到最后一章实在有些对现今的感言,约估不能胡言乱语。对待历史和现今之现象形态不能一棒子打死,有沉疴痼疾之延绵,也有传统教化和浩大环境之影响,所以暂且先自我消化提升,多看多学,领悟体会。
评分和我以前对中国两千年历史的粗略认知不同。钱穆并不强调阶级斗争,事实上,伯林也认为马克思过于强调阶级斗争,钱穆是从一种皇帝、政府和人民三者的协同配合来看过去的历史的。但事实上压迫剥削当然是存在的,这从以前的多次农民起义就能看出。但从建立一个和谐自由的现代中国来看,中国过往的历史真的很值得参考,有值得学习的制度和执政思想,因为这是我们民族自己的历史,用来反思和指导我们民族自己的未来是非常合适和自然的。难得的是钱穆的看法是中国政治传统自成一派,与西方不同,而并不是谁更在一种唯一的标准上更先进,这种解读其实是非常解迷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