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中华

再造中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学然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2
价格:7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55800
丛书系列:章学研究论丛
图书标签:
  • 章太炎
  • 五四
  • 陈学然
  • 思想史
  • 中国近代史
  • 现代中国
  • 历史
  • 中外思想史
  • 中华文明
  • 历史重构
  • 文化传承
  • 民族复兴
  • 思想启蒙
  • 社会变革
  • 传统智慧
  • 现代思考
  • 教育变革
  • 国家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通过章太炎与“五四”一代的学思互动,观察他们如何审视对方和评价对方。在这过程中,将可看见他们彼此间或断或续的学思关系,显示大家在同一的改造国家、社会的目标下,于文化意识或学术方法上虽有差异,但到了国家危在旦夕之际,学术畛域又不是那么的壁垒分明。同时,本书亦将说明,在太炎逝世八十余年而“五四”迈向一百年之际,太炎在清末民初形成的一些学术主张,直至今天仍有其前瞻性。

作者简介

陈学然,哲学博士,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中国学术史、思想文化史、现代新儒学。著有《五四在香港:殖民情景、民族主义及本土意识》(该书获2015年第八届“香港书奖”),在《中华文史论丛》《国学研究》《新亚学报》《台大历史学报》《九州学林》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信息

【目录】
第一章 导论:新知识与旧传统的断续——章太炎与“五四”一代1
一、 章太炎之学思活动简述:从晚清至民初1
(一) “排满”时期章太炎之学思简述3
(二) 民国建元时期章太炎的学思活动12
(三) “五四”前后章太炎的政治活动16
二、 “五四”时期的思想一元化与章太炎的被边缘化21
(一) “五四”:新旧难以调和的时代21
(二) 章太炎与“新学小生”的学思差异25
三、 救国意识下难以厘清的政学畛域42
四、 本书的撰述框架57
第二章 借学术以革命:章太炎的国学64
一、 章太炎与晚清的思想革命64
二、 革命的“国学”及其日本思想渊源69
三、 “国学”进入晚清革命后的意涵嬗变76
四、 以“国学”辅翼革命85
五、 章太炎的自我评价:倡国学以救国的贡献96
六、 “五四”时期章太炎的国学活动100
七、 后“五四”时期的“国学”发展:“五四”一代对国学的扬弃103
八、 被简化的国学与章太炎思想的深刻性110
九、 小结118
第三章 革命的力量:章太炎的语言文字学120
一、 章太炎的语言文字学及其思想渊源120
二、 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134
三、 “排满”复汉运动中语言文字的功用143
四、 西潮日盛下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路向160
五、 小结175
第四章 重雅轻俗:章太炎迎古文、拒白话文的思想立场178
一、 文白之争与章太炎的白话文立场178
(一) 章太炎在晚清十年中的白话文立场179
(二) 章太炎在民国初建至晚年一段时期对待白话文的态度183
二、 章太炎坚写古文古字的原因194
(一) 谨守小学195
(二) 重视名实相应的观念201
(三) 撰文重雅轻俗205
(四) 返古复始的文学思想207
三、 时人对章太炎坚执书写古文古字偏好的批评214
四、 从坚持古文到“白话文开路先锋”的误述220
五、 小结232
第五章 “古史辨”批判声中的章太炎235
一、 学界近年有关“古史辨”思想来源的论争235
二、 文本比较:顾颉刚与日本学者的疑古辨伪239
(一) 顾颉刚的文本239
(二) 日本汉学家的文本251
三、 中日思想交流与古史辨运动的兴起262
四、 “古史辨”的日本因缘:章太炎的基本看法269
五、 拒绝疑史:源自清末护史卫国的思想脉络287
六、 研读史志:古史辨运动激发的救时对策295
七、 小结305
第六章 捍卫共和:章太炎对联省自治运动的贡献309
一、 章太炎的“联省自治”思想之形成309
(一) 力抗强权的民族主义与对个体独立性的重视314
(二) “联亚”民族主义思想与联省自治思想之发轫318
(三) 章太炎早期地方分权之主张与思想特点322
(四) 否定“国家”:章太炎倡导地方自治之因由326
二、 捍卫民国的“大改革”:章太炎的地方自治纲领329
(一) 以“自治”恢复民国法统329
(二) 实现国家的统一:章太炎眼中的联邦主义与宪法337
三、 在湖南自治运动的历史漩涡中344
(一) 章太炎的湖南之行344
(二) 回应孙中山政府对湖南自治的打击346
(三) 挺身救助湖南自治运动354
四、 小结360
第七章 拒绝简化:鲁迅阴影下的章太炎其人其学364
一、 鲁迅视域下二氏“师徒交谊”言说之形成364
二、 鲁迅视野下的章太炎偏颇评述368
三、 章太炎与鲁迅的师徒结缘372
四、 鲁迅对章太炎的戏谑评价378
五、 章太炎、鲁迅学术思想之歧异388
六、 鲁迅的战斗个性与章太炎对待后学之道402
七、 晚年章太炎活动真貌:永远的时代批评者412
八、 小结421
第八章 结语423
后记432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章太炎所面对的,是一个千年皇权制度失效、列强环伺而自身又问题丛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在欧风美雨冲击下伦理观念与价值传统渐渐解体的社会。从“排满”到民国肇建,太炎思想学说的关怀,在于恢复受欺压占绝大多数的汉族的民族主权,同时力求融合其他民族以成一共和体制的民...

评分

章太炎所面对的,是一个千年皇权制度失效、列强环伺而自身又问题丛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在欧风美雨冲击下伦理观念与价值传统渐渐解体的社会。从“排满”到民国肇建,太炎思想学说的关怀,在于恢复受欺压占绝大多数的汉族的民族主权,同时力求融合其他民族以成一共和体制的民...

评分

章太炎所面对的,是一个千年皇权制度失效、列强环伺而自身又问题丛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在欧风美雨冲击下伦理观念与价值传统渐渐解体的社会。从“排满”到民国肇建,太炎思想学说的关怀,在于恢复受欺压占绝大多数的汉族的民族主权,同时力求融合其他民族以成一共和体制的民...

评分

章太炎所面对的,是一个千年皇权制度失效、列强环伺而自身又问题丛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在欧风美雨冲击下伦理观念与价值传统渐渐解体的社会。从“排满”到民国肇建,太炎思想学说的关怀,在于恢复受欺压占绝大多数的汉族的民族主权,同时力求融合其他民族以成一共和体制的民...

评分

章太炎所面对的,是一个千年皇权制度失效、列强环伺而自身又问题丛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在欧风美雨冲击下伦理观念与价值传统渐渐解体的社会。从“排满”到民国肇建,太炎思想学说的关怀,在于恢复受欺压占绝大多数的汉族的民族主权,同时力求融合其他民族以成一共和体制的民...

用户评价

评分

最后努力说明鲁迅与章门不合,落到感情方面的究竟多了点。

评分

3.6分(5分)。页70-71,作者短于词源学。页155,又似短于方言学。

评分

最后努力说明鲁迅与章门不合,落到感情方面的究竟多了点。

评分

3.6分(5分)。页70-71,作者短于词源学。页155,又似短于方言学。

评分

「联省自治」。不错的章学入门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