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

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夏出版社
作者:陈其泰
出品人:
页数:554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09364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新经典文库
  • 近现代
  • 世界观
  • K0史学理论
  • 中国近代史
  • 史学
  • 历史研究
  • 学术历程
  • 近代中国
  • 历史学者
  • 文献研究
  • 思想演变
  • 学术发展
  • 史学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是《陈其泰史学萃编》(共九卷)之一,如书名所示,论述了从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10年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全书共分四部分,总论“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趋势”、上编“19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下编“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以及“增订篇目”。通过分析龚自珍、魏源、徐继畬、夏燮、黄遵宪、梁启超、夏曾佑、陈寅恪、陈垣、郭沫若、范文澜、侯外庐、王国维、胡适等人的在史学研究上作出的贡献。

陈其泰先生探讨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的途径,阐发其理论意义,高度珍视20世纪中国史学的思想遗产。“近代史学”的正式产生,以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新史学》,以及在此前后出版的新型学术史和通史著作为标志。近代史学是发扬传统学术的精华与接受西方新学理二者结合的产物。由于中国文化悠久的优良传统的滋养,又适逢中西文化交流提供的相互对话、切磋和启示,加上大量考古文物和稀有文献重见天日,凭借这些难得的时代机遇,20世纪中国史家人才辈出、成果丰硕。20世纪中国史学遗产丰厚,形成了“三大干流”:新历史考证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新史学流派。

作者简介

陈其泰先生1939年出生在粤东韩江边的一个小镇,1957年在中山大学历史系学习,受教于陈寅恪弟子刘节先生,1963年7月从中山大学毕业,1978年全国恢复统一招考研究生之后,考取了白寿彝先生指导的“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从这时候起,用他自己的话说,“真正实现了大学时代从事本专业的梦想”。“我念研究生时已三十九岁,深感时间珍贵,时不我待,因而认真读书、写作。先后出版的著作有十一种,主编的著作二种,另有合著三种。”这本身就是一段历史和传奇。

目录信息

总论中国近代史学发展趋势
近代史学:跨世纪的历程
近代史家对传统史学的批判继承
近代史家对通史体例的探求
上编 19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
龚自珍的社会历史观
《圣武记》对清代盛衰的探索
魏源与鸦片战争史
魏源与中西文化撞击
徐继畲《瀛寰志略》的价值
近代爱国史家夏燮
《海国图志》《日本国志》比较
黄遵宪的中西文化观
黄遵宪与客家研究
《人境庐诗草》与近代文化觉醒
下编 20世纪的中国近代史学
梁启超:近代学术文化的开拓者
夏曾佑与通史撰著
20世纪初宣传革命的历史思想
陈寅恪治史风格
陈垣学术思想的升华
郭沫若史学的时代精神
范文澜:从国学向唯物史观的跨越
侯外庐学术的特色
增订篇目
龚自珍:锻造新的哲学武器
张穆的经世学风与《蒙古游牧记》的撰著
何秋涛《朔方备乘》的著史宗旨和史学价值
黄遵宪文化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形成及其意义
陈垣:宗教史的开山之作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新范式
民国初年历史观领域的新变革
“民族一文化”观念与傅斯年、陈寅恪治史
陈寅恪治史风格续议
跋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陈其泰先生学问很高,不过这部书已经适应不了史学史的发展要求了,有些篇目论证缺少逻辑环节也算是这种马克思主义史观著作的常见弊病了

评分

按需。

评分

按需。

评分

虽然是学术著作,但是看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呈现的是鲜活的人,那么充满了热情的近代史学家。

评分

陈其泰先生学问很高,不过这部书已经适应不了史学史的发展要求了,有些篇目论证缺少逻辑环节也算是这种马克思主义史观著作的常见弊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