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围观最全面、最真实、最风趣可爱的加博吧!《番石榴飘香》是另一位哥伦比亚作家P.A.门多萨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谈话录,内容涉及马尔克斯人生的各个方面,穿插着门多萨介绍谈话背景的优美散文,被读者誉为“打开马尔克斯世界的钥匙”。《番石榴飘香》可说是最有名、流传最广的马尔克斯访谈录,书中的许多句子后来都成了读者心目中马尔克斯的标志性言论。
莫言、余华等几乎所有一线作家,在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时,都会提到这本书。强调一下,《番石榴飘香》并不是一本端庄范的书,正如亲爱的老马并不是一个端庄范的作家,本书的有些篇章,老马的自我爆料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 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独》。1982年《番石榴飘香》问世。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P.A. 门多萨(P.A. Mendoza)
加西亚•马尔克斯好友,作家、记者,曾任哥伦比亚驻意大利和葡萄牙大使。
17岁那年马尔克斯读到卡夫卡的《变形记》,看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莎一早醒来居然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他娘的”,他想:“我姥姥不也这么讲故事的吗?” 童年是跟着外公和外祖母一起生活的,外祖母不动声色地给他讲述最多的就是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她讲得沉着...
评分马尔克斯在谈话录中说:精选素材有可能加工提炼出番石榴的香味。这是一个极富拉丁美洲特色的一个比喻:番石榴是拉丁美洲的一种常绿灌木,其果实成球形或卵形,外皮黄绿色,大小若核桃或西红柿或甜瓜,香味浓郁,可供鲜食或制果汁、果冻、果酱。文学作品亦然,只有经过提炼加工...
评分阅读《番石榴飘香》的17条笔记 文/梁坏坏 1,谈到朋友,马尔克斯说,“有些人如同水珠一般在半道就掉了,但大部分人跟我在生活中经历住了狂风暴雨的考验”。 2,谈到写作的焦虑,马尔克斯认为一种方法很有用,“只有对第二天干什么心中有数时,才能休息。这是减少面对写作...
评分假期我读完的第一本书是马尔克斯和门多萨的谈话录——《番石榴飘香》,因为我要开始做一个有关马尔克斯的课题基金,所以这本书实在是很有用呐。书的内容也很好玩,从中可以了解到马尔克斯的很多有趣的事情。 书名命为《番石榴飘香》,是颇具匠心的。马尔克斯在谈话录中说,精选...
评分1.实际上,作家的责任,以及革命的责任,如果你愿意承担的话,就是好好写作。 2.我是带着慈父般的柔情看到我早期的作品的,仿佛回忆已经长大成人,离开家庭的子女。我觉得我的早期作品就像是去了远方、举目无亲的孩子。我至今仍然记得那个小伙子写这几本书的时候所遇到的种种困...
两个拉美作家好友的闲扯淡,谈童年,谈女人,谈创作,谈灵异事件,谈《百年孤独》和《族长的秋天》,谈魔幻现实名与利。门多萨以传记叙事和访谈对话结合,将此书整出了一种纪录片的蒙太奇效果,有好有坏吧。个人感觉单有两人开心的对话就很足够了。最后译者以大段纠结于姨妈还是姑奶奶之类的西语翻译探讨结束,也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尾声
评分虽然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他还是更喜欢被叫做写实主义,那些在欧洲人看来略带夸张和诡谲的拉丁美洲词汇在加勒比地区司机看来是亲近而自然,浓郁的加勒比风情更增添几分神秘色彩。挺想看老爷子谈博尔赫斯的,同是拉丁美洲作家,不知对他有什么见解呢
评分十分有趣!还没有得诺贝尔奖,没有写出霍乱的马尔克斯。『穿着袜子做爱也不行。准坏事。准没有什么好结果。』哈哈哈!
评分很棒。里面马尔克斯透露他五、六岁就被一个女人弄得神魂颠倒。同为南美作家,我很想知道他对博尔赫斯的评价,让我失望的是,他一次也没提到博尔赫斯。
评分不少料读过,没有特别意外的惊喜,不过面对面采访+第三人称的叙事法,能较为立体全面地展现马尔克斯的创作理念、读书口味、政治倾向、日常生活信息等诸方面,老马的回答坦率真诚且不无幽默,绝无搪塞敷衍,反复强调童年时期给日后写作带来的深远影响,证明再强劲的想象也是产生于现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