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写给容易上瘾、关注瘾品,对瘾品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早起喝一杯咖啡,疲倦时点一支烟,聚会时来一瓶可乐,你对这些习惯上瘾吗?
酒精、烟草、咖啡因、鸦片、大麻、古柯叶,瘾品已经深深渗入了我们的生活。本书综合了心理、药物、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研究,详细介绍所有能让人类成瘾的物品,以及瘾品背后的经济、文化和战争。瘾品在历史上的力量有多大?它们为何有合法与违禁之分?是什么力量将瘾品的流行推动为规模庞大、模式各异的商品贸易?作者从瘾品的功能用途到它们的发现,到全球贸易的流通和经济政策,全面介绍精神瘾品的文化,追踪出大众化瘾品进入全球贸易主流的来龙去脉,内容有趣,视野广博,令人眼界大开。毫无疑问,它是一本关于瘾品文化史的经典著作,也是一本横跨世界史与药物史的杰作。
---------------------------------------------------------------------
关于瘾品,你知道吗?
瘾品贸易盛行于一个饥渴心灵取代了饥饿肚皮的世界。
医学研究证明,服用让人上瘾的东西都会侵蚀人大脑的判断机能,所以烟鬼和酒鬼十有八九都喜欢撒谎,不光是心理问题,还有一定程度的生理原因。
幸福感与解脱感都是化学分子凑巧产生的结果。身体机能在快感方面很是吝啬。诱发幸福感的神经传导素分配得非常俭省,而且大都发给对于求生或繁衍后代有益的表现。瘾品会蒙骗这个发送系统,促使这些诱发快感的神经传导素暂时增多。
日子过得无聊痛苦的人比忙碌满足的人更容易想要转换精神状态。近代早期90%的人口陷于痛苦贫穷之际,正是烟草等新兴瘾品成为大众消耗品的重要时机。这些东西是对抗难堪处境的意想不到的利器,是逃离现实桎梏的新手段。
现代资本主义特有的催吐天才是:教我们为了某一类产品或服务而违背自己的理智判断,然后再卖给我们另一批东西来应付已经造成的伤害,以便我们能够回过头来消费更多造成最初伤害的那些商品。
戴维·考特莱特,北佛罗里达大学历史学教授,著作包括《暴力之地:从边境到内地城市的单身男人与社会失序》、《黑暗乐园:美国鸦片毒瘾的历史》。
全书结束的时候,作者将构置瘾品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宗教等多维视角的斑斓图层轰然推开,反溯于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及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本身——也许只有这个视角才是最贴切于人本身的初始视角,便因此笼罩上了乡愿般的人的味道;瘾品的历史终究要还原到人...
评分这本还是蛮有启发性的。 开始当作解答“为什么”的书来读,想要了解关于人类和瘾品的关系,我们为什么会上瘾:嗜咖啡、糖、烟草、买买买……读到后面便会联想到郑也夫的那本《后物欲时代的来临》,它们有共同的主题:对消费主义全球漫滥的思考。 海洛...
评分很感激翻开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让我看到人类的另外一面,了解了更多关于瘾品以及人类,原来带着瘾品的有色眼镜看出来,世界是这样一种模样。 这本书非常全面的介绍了各种可以使人得到快乐感觉并最终会上瘾的各种瘾品,并且简要的介绍了500年以来在各个国家地区间这些瘾品的发展...
评分前段时间,国内明星因为吸毒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其实自今年以来,因为吸毒被投进监狱的歌手、演员、导演已有不少,而且有的人吸毒史长达数年之久,由此看出毒品的隐有多厉害。 在书中,戴维•考特莱特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多...
评分就在刚才,我泡上一大杯斯里兰卡红茶,思忖着加些蜂蜜也许会更好喝,而这种饮用方法,是我看阿拉法特传记得知的。 就在昨天,我和好友坐在饮品店里,看着老板娘娴熟地打出奶泡调制咖啡,我在柜台后面细细观察了那几台咖啡机,出神地想着以后也要占有一台咖啡机,在家自己调咖啡...
关于瘾品历史的一个简明框架概述,可由此追根溯源,推理写手适用。。。
评分“发展成熟的资本主义要不断成长,不能只靠埋头制造平淡无奇的产品和耐久商品了,大豆和烘干机能带动的经济活动量就只有那么多。瘾品却能辐射出外部性,制造更多的经济活动。”
评分在驱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道路上,物理瘾品和心理瘾品的作用被严重低估了
评分挺有意思的瘾品文化史。翻译得还不错。中信的书现在品相都蛮好。
评分全是提升谈吐素(bi)养(ge)的好段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