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燦讀畫四十年

李霖燦讀畫四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
作者:李霖燦
出品人:
頁數:276页
译者:
出版時間:2018-6
價格:6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866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
  • 書畫
  • 藝術史
  • 李霖燦
  • 藝術理論
  • 好書,值得一讀
  • 中國
  • 中信
  • 李霖燦
  • 讀畫
  • 四十年
  • 藝術
  • 繪畫
  • 人生
  • 迴憶
  • 中國畫
  • 文人畫
  • 水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本講述藝術、欣賞、美與日常生活的書。

在作者眼中,生活質量的提高,不僅僅意味著科技的發展、物質的豐富,“美的欣賞纔是當務之急”,是我們真正需要提高的地方。

如何欣賞美呢?作者從自己最熟悉的傳統藝術入手,講古畫、講書法、講陶瓷,講石頭……他不僅講這些藝術品美在何處,如何體會、認知這些藝術品的美感,更把這種美的欣賞擴展開來。美不僅存在於藝術作品,更存在於鳥獸魚蟲、林木花草,乃至人間萬事萬物,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學會欣賞。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製作一副“欣賞”的眼鏡。讓我們戴上這副眼鏡後,能在萬事萬物、日常生活之中,得到美的享受。

藝術是文化之寶,欣賞乃啓門之鑰,人生遂因之而有瞭充實之美。

——李霖燦

------

四十年颱北“故宮”研究、二十年颱灣大學授課,颱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講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欣賞藝術,得到美的享受

一個人,兩件事

作者李霖燦常對人講,他此生隻做瞭兩件事,一是玉龍看雪,二是故宮看畫。前者指他玉龍大雪山下研究納西族文化,成為知名的納西學學者,被稱為“麼些先生”;後者指他在颱北“故宮”博物院工作四十餘年,終身從事傳統藝術尤其是繪畫研究。

一個專欄一堂課

在作者看來,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現代,生活質量的提高,不僅僅在於物質的豐富,“美的欣賞纔是當務之急”。《雄獅美術》的創辦人李賢文聽後深有同感,提齣為作者在雜誌上開一個藝術欣賞的專欄。作者當時正在颱灣大學教授“中國美術史”,從中激發瞭許多新觀點,開始在《雄獅美術》發錶圖文並茂的文章,整理結集,就成瞭這本書。

一副欣賞的“眼鏡”

作者說,人間萬事萬物,不論其為鳥獸蟲魚,也不論其為林木花草,都可欣賞。且一經欣賞,便能化腐朽為神奇,點黑鐵成黃金。我們所缺的,隻是欣賞的眼光。而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做一副“欣賞”的眼鏡。讀者通過這幅眼鏡,不但欣賞中國藝術,也欣賞中國文化曆史,更欣賞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在每天的日常之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本美麗的藝術書

作者終身從事傳統藝術研究,對書中涉及的各項要素均領會深透,且善講故事,語言風趣,非藝術專業的人也能自然領會,在颱大授課便人滿為患。書中更有許多珍貴的颱北“故宮”照片,給人以直觀感受,作成這本美麗的藝術欣賞書籍。

一些喜愛者的評價

陳葆真:李先生閱曆寬廣,曆覽海內外名跡並勤於為文介紹。他的文筆清新,偏好以小品文方式敘述作品特色和來龍去脈,而不作嚴肅的學術論辯。正因為如此,他能有效地引導初學者入門。他輕鬆愉快地將藝術欣賞融閤在日常生活當中,形成瞭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楊福泉:先生的這本《藝術欣賞與人生》,將人生與藝術之間那種美麗而又神秘的萬般況味,如話傢常般娓娓道來,猶如兩三好友鼕夜圍爐夜話,或於清風朗月之下綿綿對語,親切而又雋永。讀此書如飲一杯餘味無窮的醇香清茶,使人身心舒泰而情感升華。

李賢文:好書值得一讀再讀,李老師的這本經典著作,更不在話下。細心的讀者當會發現它們不隻是美術文化的最佳引導書,篇篇也如散文般清淡幽奧,更是結閤李老師生活哲理的現代人的案頭良伴。美術與文學的相得益彰,也是文學與哲思的美妙結閤,三者閤而為一,李老師透過著作為世人留下瞭可貴的人文典範。

著者簡介

李霖燦,1912年生於河南輝縣,1941年進入中央博物院,從事傳統藝術尤其是繪畫的研究工作,直至1984年,在颱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上退休。在颱北“故宮”博物院任職四十餘年,同時在颱灣大學等校任教,教授“中國美術史”等課程二十餘年,有《中國美術史》《中國名畫研究》《中國畫史研究論集》等著作齣版,也為颱灣著名雜誌《雄獅美術》等撰寫藝術欣賞專欄。

圖書目錄


李霖燦先生與中國美術史教育 陳葆真 2
海天遠隔的高山流水之情 楊福泉 5
天雨流芳 李在中 8
引言 10
第一講 忙迫與從容 14
第二講 中國藝術中的幽默感 22
第三講 蘇東坡的美麗謊言 32
第四講 駿馬的靈感 44
第五講 顧愷之和維摩詰像 58
第六講 中西藝術思想異同 66
由羅丹沉思者像和北魏思維像談起
第七講 詩情·畫意·哲思 74
第八講 藝術·史情·史識 96
第九講 花鳥與人生 126
第十講 胸有成竹·目無全牛 138
第十一講 書法的欣賞和啓示 148
第十二講 觀萬物生意 162
第十三講 西風裏的話 170
鞦色欣賞的層次
第十四講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176
第十五講 林木之美的欣賞與體會 186
孟夏草木長, 繞屋樹扶疏
第十六講 石不能言最可人 196
頑石的欣賞與啓發
第十七講 黃粱一夢,陶藝韆鞦 206
磁州窯枕的無限啓發
第十八講 混沌裏放齣光明 214
墨韻的欣賞
第十九講 綫條的爽朗和雄辯 226
第二十講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236
超凡入聖的崇高攝取
第二十一講 邊疆民族的智慧 246
麼些民族的生死觀
第二十二講 觸景生情,點鐵成金 260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文|李霖灿 欣赏无所不在。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固然可以欣赏,“群星在天空闪亮,百花在地上开放”亦同样地美不胜收,推而至于“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亦复令人欣赏无限。 只是现时下的文化发展趋势,显然有重“科技”轻“人文”的偏颇,于是许多有心人士戚然忧之,相率提出“...  

評分

宋代大儒在归列四经时 中国画的艺术正值巅峰 还未够时间去梳理妙到毫颠而元气淋漓的艺术成就 若不然 一部艺术史也必定无愧于经书之重 我们时代的幸与不幸也在于此 中国书画艺术千年流绪至二十世纪 已在他的母体几近消逝 正是有了这几十年的间隔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始有终的中...  

評分

老先生1913年生于河南辉县,曾经当过台北故宫的副院长。文章写得大胆而活泼,不太掉书袋,把一些这个美术史上的文化进行了解说。虽然缺少深度,但是能翻一翻。 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上,很少能看到李霖灿先生发表意见的地方,它似乎还是对文化是比较感兴趣,比如说他对纳西古文字...  

評分

老先生1913年生于河南辉县,曾经当过台北故宫的副院长。文章写得大胆而活泼,不太掉书袋,把一些这个美术史上的文化进行了解说。虽然缺少深度,但是能翻一翻。 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上,很少能看到李霖灿先生发表意见的地方,它似乎还是对文化是比较感兴趣,比如说他对纳西古文字...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任何作品皆可從書中得之,惟書畫必看原作,可以從筆觸和墨色上去瞭解作者當時的心境。今讀李霖燦讀畫四十年,何福至此,能讓其在颱北故宮博物院遨遊四十年。大陸這邊我想到的隻有瀋從文,但其晚年很多研究立項,多被扼殺於藍圖之中。李氏讀畫,真有縱橫捭闔之氣。除瞭傳統意義上的橫嚮縱嚮之外,往往一隻石榴、一縷波紋、一種皴法具微處齣發,上窮唐虞,近趨時人,遍徹泰西,多有見微知著之義。所以我說他有眼福。

评分

在跨年的夜晚讀完瞭這本書,心情爽然。作者以颱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為綫索,串起瞭二十篇不同主題的講演。書畫文學曆史哲學,無一不包。例如從竹講至胸有成竹至庖丁解牛至五牛圖。盡管講得十分輕巧但可從中領略藝術的動人,由虛化實,因指得月。 多說一句,以前我是全然看不懂中國畫的,剛過去的2018很幸運地認識瞭一些人,看瞭一些書,纔稍稍有些能領略繪畫和文化之間刹那的動人。因此非常感謝剛過去的2018。

评分

任何作品皆可從書中得之,惟書畫必看原作,可以從筆觸和墨色上去瞭解作者當時的心境。今讀李霖燦讀畫四十年,何福至此,能讓其在颱北故宮博物院遨遊四十年。大陸這邊我想到的隻有瀋從文,但其晚年很多研究立項,多被扼殺於藍圖之中。李氏讀畫,真有縱橫捭闔之氣。除瞭傳統意義上的橫嚮縱嚮之外,往往一隻石榴、一縷波紋、一種皴法具微處齣發,上窮唐虞,近趨時人,遍徹泰西,多有見微知著之義。所以我說他有眼福。

评分

既有意象(花木,山水),又有技法(皴法,綫條,墨色),也有意境(東坡,審美,幽默)…是一本很好的中國美術通識讀物。最喜歡的還是東坡的忙與閑,以及捲尾的納西民歌。

评分

人生境遇有億萬,能夠在兵荒馬亂、鼎革變遷之際與故宮文物相伴,播遷至颱弦歌不輟,得遇中國文明之精粹,賞之鑒之,溶於筆端,雖韆萬年,亦不朽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