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
及至清朝编修《明史》,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 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
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阳明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己对史料的采信方式以及认知误区之有无或多寡。是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思想隐士熊逸,沉浸十年力作。
◎全书超过50万字,横贯王阳明的一生。
◎这是一部个人专著,而与众手编纂有别;如果想要了解王阳明,阅读本书就够了。
◎与纯粹学术的呆板文风完全不同,《王阳明:一切心法》是一部流畅优美的故事集。
◎全新精装修订——高贵典雅;封面烫白印黑——匠心品质;80G水晶纯质——纯静雅致;双封精心设计——随心更换。具有典藏意义。
◎《王阳明:一切心法》是一部诚意之作,它权威、有趣、真挚,易懂,只为让你了解真正的而不是为误解的王阳明,了解“心”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它是驱动整个世界总的发动机。不是看破红尘、心如死灰。而是一场在针尖上飞旋的舞蹈,无时无刻不在努力保持平衡,同样让你了解心学的真谛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心灵鸡汤。
熊逸
中国当代重要的一位思想隐士,隐于市而专心著书的人。
熊逸,是一个笔名,只有极少的人识得他的庐山真面目。
熊逸坚持用这个笔名解剖中国传统文化,用学贯中西的现代视角反观中国传统文化。
我还挺喜欢看熊逸的书的,随处掉书袋,古今中外的,既可满足阅读快感,也可之后扩展阅读一下增加谈资。 有两位书评作者说熊逸的书不适合年轻人看,也不知道那些朋友贵庚,居然言下之意觉得自己不是年轻人了,这丢了年轻人的心态开始老气横秋起来的语气就很讨人厌。在阅读过程中...
评分熊逸作品的好处已经被罗胖子说尽了,此处省略三千字。我对熊逸作品的整体评价:很好,80分,四颗星。缺的一颗星就是下面要谈的地方。 熊逸最大的问题是“只破不立”,逻辑错误是太极端、片面化。 在序言中,熊逸也认可他“只破不立”的事实, “譬如我们总是喜欢'有破有立’这...
评分2017读书清单之16 读熊逸《王阳明一切心法》第15.16本 2017.02.15 熊逸的《王阳明一切心法》,是2017年度读的第15.16本书。是罗辑思维2016年度重磅推出的读物。全书上下两册,42.9万字,650页。 我读王阳明的书已经非常非常不少了,包括《王阳明传奇》(董平著);《明朝十六帝...
评分如果你以前没有读过王阳明传记,没有读过《传习录》,那么就不要读熊逸的这套《王阳明:一切心法》,否则你便对王阳明及其心学不再有任何兴趣,因为熊逸把他的一生看得太透,硬生生地把一个圣人拉回人间,让人心生失望。 熊逸这套书之所以吸引人,并不是他写得多好,而是他从另...
熊逸的书一向让我放心,除了系统了解了王阳明的一生,也大致上对心学有了初步了解。不得不感慨下就算是明代的白话文也好难读。
评分熊老师学识一般,但可惜我本人对阳明心学也没啥研究。不过如果熊老师讲的好的话,我应该读完对阳明心学也该有所了解了,但是很乱。不过话说话来,熊老师写作风格很容易读
评分王阳明这个圣人当的真不容易。身体不好,晚来得子,被人诽谤,家庭不睦……
评分叙述性的故事,全书的经典在于序,对王阳明的认知从圣人降为伟人,低了一个层次,现在读心学,还是稚嫩了一点;也好,更加迫切的对传统的渴望,反复的咀嚼出味道,还是要回归到诸子百家的那个年代。
评分看到这本书的一些评论,不想说了,我不是逻辑思维的受众。熊逸是我年轻的时候喜欢的一位作者,他的思想是正确的。事实上这本书的书的主要作用是替我梳理了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我的观点与其大致相符,也是我自己这两年一直想的问题。作者溯本正源,心学仅仅在自我修养有作用,想从中获取成功之道的可以统统散了。几个疑点,作者在当今王阳明泛行的时代,写这本书,不太符合作者的一贯形象。莫非是应人之邀才写的。总觉行文拖沓,中间有几段原可一笔带过。有几处重复论证。对王阳明仕官平叛清匪所持立场语焉不详。426页,引文出错,这是编辑的责任。充满思辨是作者的一大特征,对心学源流作出辨析,着重强调立志,也是我缺乏的,今后要注意。另自信心也要加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