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1910年11月21日)生于江苏无锡。
钱锺书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文学士(B.litt)学位。之后随杨绛女士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绛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 出版。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关于古典文献研究的最新修订本。简装横排繁体本。
钱钟书虽然学贯中西,但在治学上他所钟情的还是中国传统的路径,《管锥编》最能体现这一点。中国古代治学重随时心得,故各种形式的治学札记盛;但随近、现代文化的转型,写读书札记的这一传统治学模式淡出了,渐代之以格式化著述。《管锥编》是钱钟书读书心得之结集,仍以札记体成书,...
评分1 苏珊•桑塔格曾说:让巴特面对一个烟盒,他也会有一个想法,两个想法,许多想法,然后一篇文章就成了。在她看来,这不是学问的问题,而是思想是否敏锐的问题。巴特似乎就有这种天赋,能够迅速而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的所在,并且用一种很尖锐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他是一个...
评分或许老钱写本书的本意就是“以震其艰深”吧。记得小时候初翻《管锥编》,被开篇震慑到了:半页的注解,引文来自英法德等国的偏僻书目,谈论的确是《易经》,用的还是文言……翻了几页,不知所云,于是从此不看钱钟书。 直到几年前看了《写在人生边上》,才又动了...
评分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感到,钱钟书先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作出的贡献,他所达到的成就,以及这些贡献和成就在文化学术史上的意义,在古典文学界,并未有真正的认识,因而也未能被充分的理解,而所以如此,是因为缺乏研究。 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需要提高,提高的一条重要途...
评分……狐突曰:“神不歆非类”,而甯武子曰:“鬼神非其族,不歆其祀”;昭公七年,赵景子问:“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能为鬼,不亦宜乎?”定公元年,士伯曰:“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且己无辞而抑我以神,诬我...
如果专门做学问,此书格局太小,埋头故纸堆,琐碎无趣,亦无甚建树。如果不做学问,读之更是无甚大用,不过增添些谈资。所谓“一地散钱——都有价值,但面值都不大”,此言甚是中肯。
评分突然想起了,这套我看过的书,没有标记也..
评分看了第257-262。
评分没读完,不过本来也不是要一下子读完的吧……非常适合随便看一段
评分没读完,钱钟书真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才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