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巴比塔的智者

营造巴比塔的智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文江
出品人:
页数:223
译者:
出版时间:1993-12
价格:7.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11466
丛书系列:世纪回眸·人物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钱钟书
  • 张文江
  • 钱锺书
  • 传记类
  • 张文江老师
  • 东方近现代文学
  • 非小说
  • 智慧
  • 建筑
  • 神话
  • 人类文明
  • 思想史
  • 哲学
  • 知识
  • 探索
  • 创造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叙述了作家钱锺书的一生经历及其主要作品。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作者简介

张文江

1956年生,上海人。1978-1982年就读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2-1985年师从施蛰存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5年起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古代室研究员。 主要著作目录 《钱钟书传》,台湾业强出版社1993年6月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管锥编读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新一版。 《周易表解》(整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台湾建宏出版社1997年11月版。增订本,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新一版。《易与佛教、易与老庄》(整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增订本,2005年11月新一版。《学易笔谈、读易杂识》(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易学史发微》(整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易老与养生》(整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读易提要》(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版。《道教史发微》(整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道藏书目提要》(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版。《易学三种》(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主要研究领域:古代经典研究、先秦文化和文学。 研究课题《论语》研究 。

目录信息

目 次
自序
第一章 早年生活和求学时代(1910—1938)
一、 “我家江水初发源”
二、 从清华到牛津(上)
三、 从清华到牛津(下)
第二章 意园神楼(1939—1949)
一、 在创作和评论两路精进
二、 《围城》意象
三、 “咳唾随风生珠玉”——《谈艺录》
第三章 沧浪之水(1950—1965)
一、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二、 碧海掣鲸——《宋诗选注》
第四章 槎通碧汉(1966—1978)
一、 “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 天 琳琅(上)——《管锥编》四种文献结构
三、 天 琳琅(下)——《管锥编》十部书简义
第五章 群峰之巅(1979—1989)
一、 跃上成就的高峰
二、 “吾犹昔人,非昔人也”(上)——《谈艺录》补订本
三、 “吾犹昔人,非昔人也”(下)——《七缀集》
结语 中国现代文化和钱锺书
一、 中国现代文化和钱锺书
二、 若干可能存在的局限
附录一 钱锺书著作的分期和系统
一、 写作分期
二、 著作系统
附录二 钱锺书简易年表
后记
又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钱先生的又一封信 张文江 文江先生撰席:忽奉 赐书并大著;自惭老物馀生,何足劳 君用为题目?刻画无盐,疏凿混沌,真有昌黎所谓“汗生颜变”之感。容当细读。“年谱”未及弟去春住院三月卧手术台上六小时割去左肾事。衰疾相因,已成废朽。草此复谢,即叩 新禧 弟钱锺书敬...

评分

后记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师友们各方面的帮助。其中老一辈作家有施蛰存先生和柯灵先生。施蛰存先生谈起当年的一些史实,使笔者了解了一部分有关的背景;柯灵先生惠赐他的一封通信供笔者参考,这也是笔者喜欢的一篇文章。友人也为笔者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帮助:陈思和先生通阅了全...  

评分

一般来说,对于民国学人的传记,总是以逸闻趣事、野记杂闻作为卖点。一是传记作者本身没有深厚的学识去探究传主的著作,二是逸闻趣事拼凑起来的传记也更容易写,且更具销量。对于钱钟书这种家喻户晓的学人,除去他的逸闻趣事之外,他的著作与学识也让大家对他耳熟能详。不...  

评分

一般来说,对于民国学人的传记,总是以逸闻趣事、野记杂闻作为卖点。一是传记作者本身没有深厚的学识去探究传主的著作,二是逸闻趣事拼凑起来的传记也更容易写,且更具销量。对于钱钟书这种家喻户晓的学人,除去他的逸闻趣事之外,他的著作与学识也让大家对他耳熟能详。不...  

评分

钱先生的又一封信 张文江 文江先生撰席:忽奉 赐书并大著;自惭老物馀生,何足劳 君用为题目?刻画无盐,疏凿混沌,真有昌黎所谓“汗生颜变”之感。容当细读。“年谱”未及弟去春住院三月卧手术台上六小时割去左肾事。衰疾相因,已成废朽。草此复谢,即叩 新禧 弟钱锺书敬...

用户评价

评分

文化是需要积淀的,一个人成不了大师

评分

终于看完一遍。费力买到了93年的版本,实际上近几年有新版本。这本书为了解张文江老师、了解钱钟书先生打开了一扇小窗。

评分

钱钟书作品导读

评分

终于看完一遍。费力买到了93年的版本,实际上近几年有新版本。这本书为了解张文江老师、了解钱钟书先生打开了一扇小窗。

评分

三、四章有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