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1910-1998),字哲良,默存,号槐聚,中国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 文学研究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获文学学士,赴上海,到光华大学任教。后考取第三届(1935年)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名列榜首,留学英国牛津大学 埃克塞特学院。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多所高校。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一级教授。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媛(1937年-1997年)。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1998年逝世,享年88岁。
《围城(中英文对照)》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角色当然是虚构的,但是有考据癖的人也当然不肯错过索隐的机会、放弃附会的权利的。这《围城(中英文对照)》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围城》一九四七年在上海初版,一九四入年再版,一九四九年三版,以后国内没有重印过。偶然碰见它的新版,那都是香港的“盗印”本。没有看到台湾的“盗印”本,据说在那里它是禁书。
你的周遭有没有这样的同学或者朋友,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总是有意无心的透露或者暗示,他正在或者曾经在某大英帝国或其所属联邦国留洋读过书,他们总是恨不得在每次谈话聊天的开头或者结尾都加上一句“兄弟我在剑桥读书的时候”,那神态气势仿佛刚刚参加完英国伦敦皇家贵族种...
评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围城》这样历经数十年洗礼的作品,我觉得可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五百个《围城》,伴随一代代读者的成长,每个人对《围城》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于是每个人对《围城》就有了一个,一个半,两个或是更多的理解,也有了二十岁的《围城》,四十...
评分这是我第四次读《围城》了,第一次读完《围城》便被钱先生惊人的才华所折服;第二次读是为了把第一次阅读中一些不甚理解的地方细细咀嚼;第三次读,是为了那种一气呵成读完的爽快,而从中却也惊喜的发现之前阅读所忽略的精彩细节。 而这一次再读《围城》,我是直接...
评分花了几个晚上终于读完了《围城》,虽比不上杨绛先生“锱铢积累”的读,却也是一字一句读的认真的。读时常会被钱老那具有小资情调的戏谑逗笑,偶尔也会泛起不着边际的感伤,但读到最后一句、最后一字,合上书回味,满嘴却只剩下现实的辛酸与苦涩。 方鸿渐,一个...
评分小时候看书时,就觉得方鸿渐是个倒霉的角色,被鲍小姐引诱,被苏小姐栽赃,被最爱的唐小姐抛弃,最后又要和个无甚特色的孙小姐将就一生,不禁暗生同情。我想不通钱锺书为什么要在笔下和这么个人过不去,他虽没有什么大功大德,却也没有伤天害理。他只是个活在现实种种无奈之...
钱钟书的幽默是一流的
评分头脑里多了另一个世界
评分英文翻译的有点白,味道失去太多了。原文感觉有点小制作,算不得巨著。总体感觉文字>思想>结构。不过语言的运用着实出神,对人性的剖析也很深入和典型,处处是身边人的影子
评分钱先生是过来人,过来人,哈哈。
评分头脑里多了另一个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