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系。曾参加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处女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1947),用非英雄化的手法反映游击队的生活。五十年代问世的《我们的先人》三部曲:《分为两半的子爵》(1952)、《树上的男爵》(1957)、《不存在的骑士》(1959),既似现实中的童话,又像童话中的现实,把西方世界中人丧失自我本质的境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三部曲使作家获得世界声誉。随后发表的作品《宇宙谐趣》(1965)、《看不见的城市》(1972)、《如果一个冬夜,一个旅行者……》(1979),渗透对迷乱的现实的思索,颇具哲理小说的特色。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1956)是他长期搜集、研究意大利各地区童话的结晶,已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
一直最喜欢诗歌,为着它唯美的意境,但诗歌的缺点是太短了,承载不了太多。放佛才华横溢的浪子,最好的命运就是在年轻时死去,他所有的梦想与激情最好刹那幻灭如烟火,否则的话继续下去就没什么看头了。 在我意外的,《看不见的城市》,却是一部长诗。——抱歉我没有把那些...
评分所有的城市都是虚构的,我给它们每一个都起了一个女人的名字…… 刚拿到这本书时读了三分之一,再拿起来时已是半年以后。还是从第一页读起。这次为了与上一次阅读有所区别,我边读边记了笔记。那是一篇令人发笑的读书笔记,因为我想不会有人像我一样把所有这些虚构的城市认认...
评分斜躺在床上读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母子间的第20封信,安德烈对妈妈说:香港很“浅”,缺少文化。没有咖啡馆,只有蹩脚的连锁店星巴克和太平洋咖啡,不然就是贵得要死其实根本不值得的大饭店。人与人之间见面就是谈事情,每一个约会,都在“赶”,因为永远还有下一个约...
评分当读到《看不见的城市》的末尾的时候,一场夏夜的急雨骤下。 外面那些乘凉的人被惊扰着跑回家去,一列沉重而明亮的城铁逆行驰过。 卡尔维诺写到潘特熙莱雅的时候,如此描述:潘特熙莱雅的外面还有外面么?或者无论你向外走多远,只能从一个过渡区走进另一个过渡区,却永远无法...
评分《看不见的城市》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林出版社 ISBN 978-7-5447-0060-3 我是以系列的方式进行写作的:我有许多文件夹,里面放着我根据那些在我头脑中萦绕的思绪而偶尔写出的纸页,或者只是我想要写的东西的简要记录。 有许多片段我不知如何将它们归类,于是我寻找新的定义...
开始看来好象十分散碎,但一直读过去却慢慢汇集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游遍世界所有的角落,但无论他去过多少城市,都一直只在一个城市里。忽必烈是知道的,因为他“看不见”。他们俩都永远在那一个看不见的城市里,一个被囚禁在看不见的城市里,通过别人的讲述和地图似乎掌握了一切,但实际却空无所有,另一个被这个看不见的城市投射到每一个地方,似乎到处走遍,其实却同样被囚禁在活动的牢笼里,很明显,他们相互成为对方静止和运动状态的替代品。我即我的生活、我的城市,对于我来说,除了我还有什么?这一本现在我认为才是卡尔维诺的最佳作品。
评分我所知道文字之美的极限
评分还是译林的好。
评分游走于哪个时空中呢
评分“活人的地狱不一定会出现,要是真有的话,他就是我们如今每日在其中生活的地狱,它是由我们集结在一起而形成的。我们有两种避免受苦的办法,对于许多人,第一种比较容易,接受地狱并且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就不必看见它。第二种有些风险,而且必须时刻警惕提防:在地狱里找出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习认识他们,让他们继续下去,给他们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