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柯(Umberto Eco,1932—),意大利哲学家、作家,当代著名的符号学家。1954年毕业于都灵大学,做过文化编辑,先后在都灵大学、米兰大学和佛罗伦萨大学任教,目前为波洛涅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符号学教授。主要学术著作有《开放的文本》、《符号学理论》、《符号学与语言哲学》、《阐释的局限》等。另有《玫瑰之名》、《福柯摆》等“严肃的畅销小说”多部。他的对话录《诠释与过度诠释》中译后,曾在国内引起过巨大的反响。
艾柯48岁时发表的《玫瑰之名》是他的第一部小说,已被译成35种语言,总销售达1600万册。曾获意大利两个最高文学奖和法国梅迪西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是当时耗资1600万美元,由奥斯卡获奖者让·雅克·阿努达执导,影帝肖恩·康纳利主演的。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侦探-哲理-历史小说,除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之外,书中充满了各种学问,涉及神学、历史学、政治学、犯罪学,在政治上表现了教皇与国王的冲突,在宗教上反映了圣经中有关犯罪的预言,还涉及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培根等不同的思想。
最近和好几个朋友说起《玫瑰》,听到的几乎都是众口一词的抱怨——这本书好难读啊。所谓的难读,并不是说书不好,毋宁说太正统了,和事先想象的形态相差甚远。其实,论布局、解迷难度,推理小说中胜过玫瑰的大有人在,论啃理论艰辛,京极夏彦、岛田庄司的大作读起来费脑其实也...
评分此书不仅挑战推理能力,更挑战的是宗教学和哲学知识,极其混乱的中古欧洲基督教呀,没有维基百科能读懂此书的人那绝对是学者水平的。 1.”耶稣笑了吗?“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各个福音书里的确是没有提到耶稣笑过这样一件事情。那么耶稣喜欢笑吗?中古欧洲的基督教传道士真是...
评分说实话,一个发生在七天里的侦探故事,通常只用一个小小的短篇即可写得精采、紧张、惊险、有趣,但埃科却用了五百多页来写,如果用物理学的“密度”概念来比喻一下,那这本书就象一个塞满了铁砂的皮袋。那么他到底在这里面都塞了什么使这本书象如此沉甸甸的呢?下面就是他塞进...
评分说实话,一个发生在七天里的侦探故事,通常只用一个小小的短篇即可写得精采、紧张、惊险、有趣,但埃科却用了五百多页来写,如果用物理学的“密度”概念来比喻一下,那这本书就象一个塞满了铁砂的皮袋。那么他到底在这里面都塞了什么使这本书象如此沉甸甸的呢?下面就是他塞进...
评分一本2010年读到今天的书,一直没有读完,最近又翻出来翻了一会,觉得读不完应该不是我的问题。因为不懂意大利文,找的是英译本。凭我的经验来看,英译本要更准确。但是还是那句话,因为不懂意大利文,不排除有中译本准确而英译本出错的地方,如果有我出错的地方,请懂原文的纠...
他的第一本书,第一次已经引起的轰动,第一次已经确立的风格.
评分艾柯是座图书馆
评分艾柯是座图书馆
评分让我想起了马克思所说的“渎神的并不是那抛弃众人所崇拜的众神的人,而是同意众人关于众神的意见的人。”
评分我们学校的就只有一个残本而已,不知道有没有出版社会重印,这本书比丹布朗好了不知哪里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