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鲁迅(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作者邵建,阳光与闪电是面对黑暗的两种方式,在比较的意义上,温和的胡适不妨是阳光(且看他那惯见的春阳般的笑容),犀利的鲁迅当然更合适是闪电(包括他的眼神和文风)。闪电以它的锐利,可以刺穿黑暗,让黑暗现出原形。但,闪电并不能驱散黑暗,且复归于黑暗,同时使黑暗更黑暗:因了它刚才的照亮。当闪电消歇之后,战胜黑暗的是阳光。和闪电相比,阳光不迅即,却持久;它不是在黑暗中穿刺,而是在黑暗的外面将黑暗连根拔起。不妨看地平线上的黎明,阳光与黑暗交锋,黑暗是在阳光面前一步步退却,消解于无形。
鲁迅是一个业余写小说杂文搞出版的教育部小吏,当然也断断续续做过中国文学的讲师和教授。 胡适是一个接受过西方哲学系统训练的职业教授,专业之外也爱考据历史和古典文学。 笼统地将,鲁迅和胡适的差别是文学和哲学的分野。而且一个写社会病象的白话小说,一个...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作者不但为我们详细比较了胡适和鲁迅的各个方面,更对很多有争议的事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与其说这是一本介绍两个知识分子的书,不如说它是有着强烈现实意义的书。 解放后,自由主义在中国成了“落日余晖”,胡适死后,连余...
评分赞此书,估计每个人对这本书的感受都会不同。只想附书中一段话——“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在1954年2月给蒋介石与胡适写的一封信,他要求在“国民代表大会”上讨论并在台湾报纸上发表。 “吴国桢把台湾地区问题归为六点:第一,一党专政;第二,军队之内,有党组织及政治部;第三...
评分胡适的“不深刻”恰是其可贵处 ——读邵建《胡适与鲁迅——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 邵建前几年因其坚定的“拥胡反鲁”立场而为我所知。“拥胡反鲁”这个词语之所以要加上引号,是因为我觉得这个词语是可疑的,就像反过来说“拥鲁反胡”也一样,后人站在自己的观念...
评分深刻,有力度——“人的现代化”,还是“制度的现代化”?
评分邵氏有非常明显以至于偏激的倾向性。也正是基于此,我推荐时人一读:中了太深的鲁迅毒,吃吃另一边的虎狼之药也是好的。 若不在今日之中国,则只有三星,不读也罢。
评分前半是观点和态度的对比,比较值得看。后面是他俩具体谁写了什么信的细节,木有太大意思。
评分购于“德芭与彩虹”书店(这是一个punk city 武汉!)
评分作者的立场太明显了,有失公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