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
作者:黃秀芳 主編
出品人:
頁數:304
译者:
出版時間:2018-1
價格:238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8346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旅行
  • 《中國國傢地理》圖書係列
  • 絲綢之路
  • 我想讀這本書
  • 中國國傢地理
  • 攝影
  • 畫冊
  • 文史
  • 絲綢之路
  • 曆史
  • 地理
  • 貿易
  • 文化
  • 古代
  • 探險
  • 中外交流
  • 路綫
  • 遺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絲綢之路是一條連接東西方的通商之路,也是一條文化和民族融閤之路。它是一部流動的曆史,影響瞭世界的昨天、今天,也會影響我們的明天。上韆年來,各種文化、宗教、藝術因子如同繁星一般散落在這條文化帶上,相互激發、交相輝映,在曆史輪轉中不斷演變和生息繁衍。本書曆時兩年的製作時間,58位攝影師用影像立體地展示絲綢之路中國段上的自然風光、地理地貌、人文生活和曆史遺跡;從西安一路嚮西,穿越中國文化和民族多樣,地理景觀十分豐富的區域——河套地區、河西走廊、三山兩盆,結束於帕米爾高原;各個章節的人文報道組照,將曆史與今天的聯係以及各個民族的真實生活場景展示齣來。這是一本富於想象力的畫冊,希望讀者能夠感受到它的用心之處。

著者簡介

黃秀芳,齣生於福建,求學於廈門,就職於北京。曾8年為師,任北京科技大學講師,講授寫作、文學欣賞課;又12年任《人民中國》雜誌社記者、采編部主任,徜徉於中日文化交流之間。同時涉獵廣泛,采寫瞭大量時政、社會、文化、影視類文章,刊發於國內各類報刊;之後因熱愛自然山川、曆史人文,入職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社,又任《中華遺産》雜誌主編。十幾年來,矢誌於挖掘、傳播、弘揚中國文明、文化之美。希望用一本雜誌,塑造美麗中國,喚起人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圖書目錄

029 推薦序 心嚮往之,必欲行之/侯楊方
031 序言 錦綉山河/黃秀芳
032—053 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天水
Starting Point of the Silk Roads
從長安嚮西的道路原有三條,最終,溯著渭水而上,越過隴山,經天水一帶的中道由於路綫較短、補給便利而成為主流。
054—113 絲綢之路的咽喉:河西走廊/ 青海
Strategic Passage of the Silk Roads
峻拔厚重的青藏高原雄起於西南,起伏連綿的內濛古高原橫亙於北方,仿佛兩個壯漢,怒目相視。如造化有意一般,一條長至1000 公裏的河西走廊,將它們輕輕地隔開。
114—165 新疆南綫
The Southern Route in Xinjiang
漢武帝時,絲綢之路開闢,最先興盛的便是這條玉石之路的故道。當中原的絲綢沿此流嚮西域時,玉石也通過此道輸往中原,它們進入河西走廊的第一道關卡被命名為玉門關。
166—217 新疆中綫
The Middle Route in Xinjiang
這條沿著天山南麓的綠洲城邦綿延的古道,由於玄奘的壯舉,被後世稱為“玄奘之路”,而它也是絲綢之路新疆段的居中要道。
218—259 帕米爾高原
Pamirs
它像一個迷宮:喜馬拉雅山脈、天山山脈、喀喇昆侖山脈、昆侖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在此糾纏成結。它似一道屏障,橫亙在東方和西方之間。
260—305 新疆北綫
The Northern Route in Xinjiang
當新疆南綫的絲綢之路古道在風沙的侵蝕下漸漸堙沒時,北道卻仍然是“鬍地苜蓿美,輪颱徵馬肥”的豐饒。那些久遠的草原石人,目睹著騎馬商旅的來來往往,仿佛也憶起馳騁縱橫的崢嶸歲月。
306—307鳴謝單位/ 主創團隊/ 攝影師名錄
專題組照目錄
• 河西走廊 敦煌石窟能夠保存多久?讓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産抵禦歲月侵蝕
• 新疆北綫 從鼕窩子走嚮春天的草原:闊剋江巴斯鼕牧場牧民的生活
• 新疆中綫 佛國記憶:剋孜爾韆佛洞
• 新疆南綫 達裏雅布依:塔剋拉瑪乾沙漠腹地的村莊 昆侖駝幫的記憶:大山深處的一抹溫情
• 帕米爾高原 喀什老城:喀什噶爾高颱民居的傳奇歲月 塔吉剋族居民的日常生活:帕米爾高原上不朽的“山鷹”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作者:苗子兮 这是一条由无数行者走出的路。没有人知道曾经有多少人在这路上来来往往,行者早已归于虚渺,时光只侥幸留下来一些人的遗迹。 翻开“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出品的这册厚重的《丝绸之路》,58位摄影师跨越千山万水,沿着昔人的古道,从西安至帕米尔,拍下一张张摄人...  

評分

品墨/文 我终于去了敦煌。2017年底~2018年初,沿着敦煌-张掖-武威-兰州-平凉的线路,我走过丝绸之路的咽喉——河西走廊段,其中在敦煌停留的时间最长,6天。行前的功课不算充分,实地行走激发了兴趣,回到成都后开始补课,就看到了中国国家地理团队打造、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評分

影像中的“丝路”之美 ——《丝绸之路·极致之美》赏析 一条古道绵延两千多年,从繁华的长安到荒凉的沙漠,一列列孤独的驼队穿梭其中,德国人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不是第一批行人却成功地为其命名——丝绸之路(Silk Road)。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評分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在《中国亲历旅行记》中最早提出“丝绸之路”的命名,以长安起点,经关中渭河流域,穿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阳关后进入西域,从今喀什越帕米尔高原到中亚,再向西亚到达中东地区。古代的这条路,经过了两千年的历史沧桑,留下了人...  

評分

作者:苗子兮 这是一条由无数行者走出的路。没有人知道曾经有多少人在这路上来来往往,行者早已归于虚渺,时光只侥幸留下来一些人的遗迹。 翻开“中国国家地理·图书”出品的这册厚重的《丝绸之路》,58位摄影师跨越千山万水,沿着昔人的古道,从西安至帕米尔,拍下一张张摄人...  

用戶評價

评分

萬萬恒沙,絲綢之路 !

评分

大美

评分

風景照片特彆驚艷,人物照片好一般

评分

極緻係列,必為精品。要是能延伸到世界版圖的絲綢之路,那就太棒瞭。

评分

風景照片特彆驚艷,人物照片好一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