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刑架下的报告

绞刑架下的报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捷克] 伏契克
出品人:
页数:123
译者:蒋承俊
出版时间:2014-5
价格:18.00
装帧:
isbn号码:978702010149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伏契克
  • 捷克
  • 文学
  • 历史
  • 革命史
  • 东欧文学
  • 随笔
  • 红色
  • 绞刑架下的报告
  • 历史
  • 报告
  • 政治
  • 自由
  • 抗争
  • 真相
  • 迫害
  • 民主
  • 人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著作,是伏契克在纳粹德国盖世太保监狱里迭遭刑讯、备受折磨、随时都有被送上绞刑架的处境中,得到两个看守的主动帮助,用笔作刀枪,在碎纸片上写成的。它是一部记录监狱内生活写照的纪实文学作品。

伏契克在《报告》中谈论“狱中集体”的向心力,受尽折磨的人们的兄弟般的友爱能把大家凝结成一个整体,写出了这个集体里众多的英雄人物的真实特征。如工人阶级出身的共产党员叶林涅克夫妇,平时显不出是英雄人物,可是在敌人面前却坚强如钢。

他在《报告》里也痛斥了那些不配做捷克人的刽子手。这些把灵魂出卖给魔鬼的人,变得比魔鬼更可恨。他们都是极为阴险、狡猾、凶残的木偶,是受法西斯和各种反动势力牵动的木偶。正是这些木偶构成纳粹反动统治的支柱,是黑暗时代的灾星。

该书通篇正气浩然,光彩照人。伏契克敢于藐视暴敌、顽强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用戏谑的手法,评论纳粹的爪牙。他为了维护人民利益、保卫组织和同志安全而不惜赴汤蹈火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坚信敌人终将覆灭、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在书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这部作品自1945年出版以来,先后被译成86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发行,成为全世界进步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并鼓舞着全世界革命人民争取自由、正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斗争。

作者简介

捷克作家、评论家尤利乌斯·伏契克(Julius Fucik l903—1943)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这位瘦弱书生更是一位共产主义英雄,“敌国外患之来,实磨砺英豪之一块试金石”。

伏契克,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18岁加入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同年进入布拉格查理大学文学院读书,曾任党刊《创造》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德国法西斯占领捷克全境期间,伏契克被捕。随后,年仅四十岁的伏契克在柏林遇害。五年后,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向伏契克追授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白狮子勋章;1950年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上,伏契克又被授予“国际和平奖”,以兹表达世界人民对这位捷克民族英雄的敬仰。

伏契克把文学艺术当作反击法西斯主义的战斗利器,让文学作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他在囚禁狱中时完成的纪实作品。文字记录了法西斯侵略者的残酷暴行,讲述了狱中难友们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是捷克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目录信息

真金不怕火炼
——关于伏契克和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
伏契克夫人的话
出版说明
一九四三年春写于庞克拉茨盖世太保监狱
第一章 二十四小时
第二章 临死前的痛苦
第三章 二六七号牢房
第四章 “四○○号”
第五章 雕像与木偶(一)
第六章 一九四二年的戒严
第七章 雕像与木偶(二)
第八章 一小段历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家里的这个,不知道是哪年的译本,在书店淘书时候翻到的,厚度还没有三分之一厘米厚,但是读在字里行间的感觉,不管意识形态的争斗,但是那种从字面上跃然而出的真实感,就足够让人感动了。 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信念,在刚刚受了刑,或许在频临死亡的状况下,微笑着写下的字。  

评分

“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 ——《绞刑架下的报告》 这是一个被忘记的人。人们只在曾经一度的历史浪潮中谈论他,谈论他的精神,他作为旗帜的象征意义。而他本身如片影,在现代与后现代的隐性极权时代下失去意义。 作为革命者,伏契克也曾一度是国内革命的精神...  

评分

当战争的硝烟,在我们的生活中远去,可那些为了穷苦人民的自由而斗争的人,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在世间存活,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论是在战斗过程中,还是身陷囹圄,不畏敌人的刀枪炮火抑或威逼利诱,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谱写出一首首英雄的壮歌。如今,他们已离我们...  

评分

昨晚在2019年第5期《随笔》上读到了一名叫哈米的作者写的《树根的欢乐----伏契克“监狱札记”的艺术亮光》。70+老同志(后来了解到的)极度煽情的文风读起来让人有些起鸡皮疙瘩。文章里提到《报告》一书的部分章节曾经收入国内语文教科书,有这回事吗?虽然比哈米年轻很多,我...  

评分

此书几乎不用推荐,但凡是社会主义国家或者曾经是的国家,此书怕都是大名鼎鼎,当然不仅仅如此,就是在其他国家在有着左翼运动的地方可能也是闻名遐迩。 作者是捷共领导,被德国纳粹抓捕,在其监狱的生活中,写下了此书,作为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心。 从文章内容上...  

用户评价

评分

十分珍贵的记录。作为文学作品并不出色,但其真实性极具震撼力。监狱是暴露一切人性的地方,在血腥的暗沼里,人靠着信仰获得了救赎。

评分

“有时我坐着囚车去送审……从车窗里朝街上望,看看妇女们……有一次,我对自己说,假如我能数得出九双漂亮的腿,那就意味着我今天不会被处死。”男人真可悲啊。

评分

为了更美的布拉格

评分

学运里只会有极少数清楚“我们为了什么”,其余是群氓,而纳粹内部又何尝不是?虚弱、可怜、好收买的人。底座上的雕像和破败木偶。“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要小心啊!” (对斯大林的态度是怎么回事?猜测是信息不畅...)

评分

学运里只会有极少数清楚“我们为了什么”,其余是群氓,而纳粹内部又何尝不是?虚弱、可怜、好收买的人。底座上的雕像和破败木偶。“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要小心啊!” (对斯大林的态度是怎么回事?猜测是信息不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