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树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作的若干诗篇。树才的诗歌,全部围绕“节奏”“想象力”“活用语言”这几个核心词展开。他认为,在诗歌中,越是个人的深切体验,就越是能唤起人们内心的普遍情感。
部分诗歌由诗人亲自朗读,搭配别致插画——诗、音、画相得益彰,欣赏当代诗歌的上佳读本。
树才,本名陈树才,诗人、翻译家、文学博士。曾任中国驻塞内加尔使馆外交官。著有诗集《单独者》、随笔集《窥》等。译著有《勒韦尔迪诗选》《夏尔诗选》《博纳富瓦诗选》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2018年的最后一本书——第148本。 只有这本诗集的序言解释了译林和凤凰做“诗人朗读书系”的初衷,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当代诗人的先锋探索至今还没真正形成气候,想法太多而欠缺敏感的语言,无法引起读者真正的情感共鸣。 树才的书还是很有些乐感涤荡的意味,叠词顶针和排比等等,注重韵律感读来也朗朗上口,同时 诗歌立足于意象区块的链接 但也高于此,而这本诗的逻辑却经不起推敲,稍有堆砌之嫌。
评分“与意象相比,我更在意诗歌的声音。”“以前我的声音是抒情的、忧伤的、悲苦的,甚至绝望的,还带点智者的口吻。后来我对这些声音厌倦了。我现在相信,单纯的声音就足以成诗。”但我还是觉得前半部比后半部好。
评分读后最大的感受:诗歌来源于生活,生活即一首首诗的接力。(虽然喜欢的只有寥寥几首,但读诗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在质不在量。
评分节奏真好,树才简直是中国的兰斯顿休斯
评分“与意象相比,我更在意诗歌的声音。”“以前我的声音是抒情的、忧伤的、悲苦的,甚至绝望的,还带点智者的口吻。后来我对这些声音厌倦了。我现在相信,单纯的声音就足以成诗。”但我还是觉得前半部比后半部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