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相伴

孤独相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戈尔巴乔夫
出品人:
页数:444
译者:潘兴明
出版时间:2015-1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51254
丛书系列:传记译林
图书标签:
  • 传记
  • 戈尔巴乔夫
  • 回忆录
  • 历史
  • 政治
  • 苏联
  • 苏俄
  • 冷战史
  • 孤独
  • 陪伴
  • 情感
  • 成长
  • 内心世界
  • 自我探索
  • 人性
  • 心理
  • 反思
  • 静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是戈尔巴乔夫的最新自传,这位八十多岁的政治家在人生边上,亲述历史、回顾人生,披露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破解了诸多历史谜团。

《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八大看点:1. 戈尔巴乔夫首次回到人生的起点,梳理动荡的传奇人生。高加索北部山区的农民之子,在动荡战火中度过童年。2. 回顾从共青团火箭式崛起的政治生涯。在前苏联的政治生态中,他如何成为苏联最年轻的总书记?3. 揭秘戈尔巴乔夫政治登顶的秘诀。作为边疆区最年轻的第一书记,他的经济政绩令人刮目相看,书中详述了他在苏联体制内指导经济工作的挫折与成就。4.独家揭秘戈式改革的源起与历程、阿富汗战争的黑洞、高层政坛的微妙诡谲。与里根共同结束冷战,开启苏联的民主化改革。重重阻力下,他的改革从哪里开始又怎样结束?5. 澄清对戈尔巴乔夫民主改革的关键误解。他直面骂名,揭开“新思维”、“民主化”改革失败的内幕,陈述挽救苏联的最后努力,背后的真相令人震惊。6. 详述与苏联历代领导人的交往和恩怨。如他与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叶利钦、普京等政治人物的交往。7.戈尔巴乔夫深情回顾了与夫人赖莎的相恋、相守,展现一段令人钦羡的爱情。8. 首次公开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及家庭合影。收入与里根的历史性握手、家族成员的珍贵合影等五十余张照片。

在《孤独相伴:戈尔巴乔夫回忆录》中,戈尔巴乔夫以坦诚的笔触回顾了如何从高加索地区的农民儿子成长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励志传奇,真情叙述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和情感经历,披露了苏联解体前后不为人知的内幕。在苏联解体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再次对新思维、公开化、戈式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等政治事件进行了睿智而成熟的思考。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大学”讲述了作者二战时期的童年和战后的求学经历,首次毫无保留地披露了他与夫人赖莎的爱情和婚姻生活。第二部分“登顶之路”讲述了作者在边疆区从事的共青团和经济工作,以及到莫斯科后分管的苏共中央农业部工作。戈尔巴乔夫是苏共中央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1984年契尔年科去世后,在葛罗米科等的支持下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耀眼的经济工作成绩和良好的人脉关系是他问鼎巅峰的重要经验。第三部分“改革是如何完成的”审视了作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首次揭秘了八一九事件和苏联解体的诸多内幕,尤其表明他为拯救苏联而付出的艰苦努力。

戈尔巴乔夫还详细叙述了他与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叶利钦等风云人物之间的交往和恩怨。作者对一生的总结性回顾以及大量首次曝光的珍贵图片,使本书成为研究苏联政治最可靠的一手资料。

作者简介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生于1931年3月2日,是苏联最具胆魄的政治改革家之一,大力倡导以“新思维”和“公开化”为标志的改革。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国际社会公认是他结束了东西对峙的冷战时代,重建了国际政治的新秩序。1990年以其“在世界和平进程中发挥的主导性作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1年12月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后,他被迫宣布辞职,苏联正式解体。2007年创立俄罗斯社会民主联盟。多数俄罗斯人虽然将苏联解体视为20世纪的地缘政治灾难,但仍然称戈尔巴乔夫为“俄罗斯全民族的权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12年授予他圣徒安德烈• 佩尔沃兹万内勋章。

目录信息

序言
引自2000年9月21日日记
引自2001年1月5日日记
评论
第一篇 我的大学
第一章
我的故乡
战争
返回学校 在父亲身边
第二章
母校
社会工作
共青团事务
第一次相见
学生婚礼
戈尔巴乔夫自传
前途何在?
第三章
回到斯塔夫罗波尔
人们不相信这个
基辅—莫斯科
费奥多•库拉科夫
利奥尼德•叶夫列莫夫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再次改变
困难时期
又一次巧合
第二篇 登顶之路
第五章
我的小规模改革
党委书记体系中的一员
邻居在做什么……
安德罗波夫、柯西金、库拉科夫
对峙
第六章
其他国家人民如何生活
再见,斯塔夫罗波尔
第七章
为生存而战
紧急呼叫
我的第一次讲话
对我的考察
第八章
重返莫斯科
处于巅峰的勃列日涅夫
第九章
入侵阿富汗和食品问题
农业部门是黑洞吗?
宫廷筹谋
“大炮与黄油”
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的拔河
勃列日涅夫去世
第十章
安德罗波夫任总书记的450天
“你到了我的年纪就会明白的”
纪念列宁的讲话
出访加拿大
家庭
安德罗波夫的离去
契尔年科:一个病人领导着一个超级大国
契尔年科去世
我们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
第十一章
一丝希望……
意向
1985年3月之后的最初步骤
第三篇 改革是如何完成的
第十二章
开辟变革之路的时间到来:3月和4月中央全会
反酗酒运动:作出决定和处理后果
又一次巧合
对公开性的考验:切尔诺贝利的震撼
背后一刀……
警示信号
第十三章
新的世界观:人性不再永恒
日内瓦精神受到威胁
回到1986年
第十四章
高层的分歧
宣示信条
十月革命七十周年大庆
叶利钦事件
意识形态的激进派和保守派,“反改革宣言”
内心的革命
党为了人民的大讨论:“改革飞机应当飞向哪里,谁应当在飞机上?”

第十五章
联合国背书的新思维宪章
引自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阿列克谢.列文森的《戈尔巴乔夫与第三次世界大战》
政治体制改革
主权示威和法律之战
八月政变
拯救苏联的最后努力
摧毁苏联的秘密行动
他们为何如此匆忙
现代世界对于改革的更多争议
总结的尝试
结束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完全书就感觉不对,总觉得删减版。查询下还真是。为了老戈给五星

评分

译林微信说俄文版有700多页,而这本中文版444页;作者《给中国读者的信》说“读我回忆录的读者会发现,我在书中给予中国较多的关注。现在我重又回忆起在我领导苏联的那些岁月里,我们两个国家为关系完全正常化所走过的道路”——2003年“全译本”剪掉了有关中国的一章,本书也未提及中国。

评分

这本书算是读得比较透的,除了精读以外,还参加了一个读书会,听苏联问题专家金雁导读。书的前半部分,讲戈尔巴乔夫的学习、政治生活,感触最深的是他与赖莎感情至深。当孩子问他,为什么别的人可以有4个妻子,而你才有1个的时候,他回答:因为他的4个妻子没有一个是哲学家——透着对妻子的欣赏与满足,让人觉得,一个政治家有个志同道合的妻子多重要。中间一部分讲他的执政,后面讲苏联政权的垮台,个人最不喜欢看最后一部分,据听说2008年刚出版不久,只将后面部分翻成中文,只制作了12个复本分发政要,而我恰恰是对这部分无感,可见我多么不喜欢政治。戈氏的操守好,以及他的“我为苏联战斗到弹尽粮绝”的坚定令人钦佩。80多岁的人了,为自己作澄清和辩解,可以理解。戈尔巴乔夫,世界的英雄,俄罗斯的弃儿。还有一点感触至深:口径太大了

评分

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评分

看完全书就感觉不对,总觉得删减版。查询下还真是。为了老戈给五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