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上海移居香港,在回忆中怀旧的中年男子;一个是香港土生土长,在幻想中憧憬的青春少女,他们互不相识,各自游荡在70年代的香港街头,带着各自的见闻和感受迎面而行,又背向远去,仅有的一次邂逅,也是擦肩而过……
“对倒”指一正一负双连邮票,借用此形式,作者于1972年创作了 长篇小说《对倒》,后又浓缩为短篇,本书为长、短篇合集。2000年,《对倒》引发香港导演王家卫拍摄电影《花样年华》。
【金句摘录】
他是个将回忆当作燃料的人。他的生命力依靠回忆来推动。
他将别人的感情当作生命的装饰;别人也将他的感情当作玩物。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看到的种种,也是模模糊糊的。淳于白一直在怀念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值得怀念的。那些东西已经过去了,再也找不回了。那些东西在香港是找不到的。香港也是冒险家的乐园。但是,香港终究不是上海。它无法产生旧日上海的气氛。
刘以鬯,原名刘同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七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一九四一年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哲学)毕业。一九四八年底定居香港。一九四一年至二〇〇〇年,先后在重庆、上海、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任报纸副刊编辑、出版社和杂志总编辑。其中,一九四九年及一九五七至一九六二年,任《香港时报》副刊(《浅水湾》《快活谷》)编辑;一九六三年至八十年代,任《快报》副刊(《快活林》《快趣》)主编;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至一九九一年四月四日,任《星岛晚报•大会堂》主编。一九八五年一月综合性文学月刊《香港文学》创刊,他即出掌主编一职,直至二〇〇〇年七月一日退休,在任共出刊一百八十八期。在超过半世纪的编辑生涯里,他笔耕不辍,迭有新猷,发掘并栽培了许许多多文学新人,为发展香港文学贡献至钜。
他一九三六年开始进入文坛。一九四八年,首部小说《失去的爱情》(中篇)在上海问世;迄今已有逾四十种文学著作,主要包括小说集、散文和杂文合集,还有文学评论集等。作品屡获奖项,入选海内外多种选本、鉴赏辞典和大学教材,并被译为英、法、意、荷、日、韩等多国语言。一些小说如《酒徒》《对倒》在各地均有多种版本先后销行,还被改编搬上银幕。
刘以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九八五年与其他三十名文艺家共同发起成立“香港作家联会”,先后当选副会长、会长。一九九四年受聘为香港临时市政局“作家留驻计划”第一任作家,主编完成香港文学界前所未有的大型《香港文学作家传略》。二〇〇一年至二〇一五年,先后荣膺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教授及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香港岭南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香港书展及文学节首届“年度文学作家”、香港艺术发展局“杰出艺术贡献奖”“终身成就奖”、香港特区政府荣誉勋章和铜紫荆星章等荣誉与奖项。
“亚杏走出旧楼,正是淳于白搭乘巴士进入海底隧道的时候。”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两个不相干的人,他们的生活切面和意识片刻在作者营造的时空里,被许多的陌生人,现实的戏剧交错在一起。最后电影院相遇,但只是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排排坐下的一个钟里,使各自的生活场景和...
评分 评分《对倒》最大的贡献是催生了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很多电影不如原著小说,这是个例外。 这部小说的创作起因是刘以鬯先生在玩弄一张邮票时忽生灵感,决意写一个双线发展,平衡交叉的故事。刘先生很成功地创作了一个如此结构的小说,第一次读颇有新鲜感。除此以外,他还在小说中...
评分知道这本书完全是因为王家卫,因为《花样年华》。那是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在图书馆找了很久,终于看到它静静的呆在那里,身上散落着厚厚的积尘,我知道它就是我要的,我喜欢这种感觉,哀伤的,寂寥的,不为人熟识的,孤芳自赏的美好。书里更喜欢淳于白,喜欢他对过去的喃...
微信读书借阅。短篇版比长篇版有力,也有更多留白。但《对倒》本身不是我最喜欢的刘的小说,结构上的“对倒”也不算新鲜。
评分结构有趣,短篇和长篇各有千秋。人应该感到庆幸的是信马由缰的任何想法都只是私密的心理活动,别人无法也不必知道。沉浸于自己的各种想法中是生而为人的乐趣之一——无论是对过去的追忆怀缅还是对未来的幻梦臆想,无论深刻广博还是幼稚肤浅。借由两个迥异的人在同一时空若干小时内各自游荡、交错阐发的种种互不相干对比鲜明的意识流,表达人和人之间出身年岁代际思想性别经历各种“属性”的不同恍然如一道隐形鸿沟,同时又带出香港四十到七十年代的变迁,一支笔宛如一部摄像机带你穿行在彼时香港的街头:摩天大楼、一零二号巴士、海隧、提供雪糕和鲜奶的茶餐厅、放映小黄片预告的戏院、日夜播着时代曲的唱片行、被打劫的金铺、臭气熏天的公厕、长发阿飞、抬腿濑尿的黑狗… 也难怪会给王家卫那么多电影灵感了~
评分刘以鬯好自恋哦,这样来出版真是讨巧,先来个短篇,再把长篇的也一起堆上来,感觉在说“我知道删减很重要的,但是也舍不得那些被删掉的内容,我写得很好啊,要不你们也看看吧”。不过好多写小说的都特别自恋,也不只是他。
评分结构有趣,短篇和长篇各有千秋。人应该感到庆幸的是信马由缰的任何想法都只是私密的心理活动,别人无法也不必知道。沉浸于自己的各种想法中是生而为人的乐趣之一——无论是对过去的追忆怀缅还是对未来的幻梦臆想,无论深刻广博还是幼稚肤浅。借由两个迥异的人在同一时空若干小时内各自游荡、交错阐发的种种互不相干对比鲜明的意识流,表达人和人之间出身年岁代际思想性别经历各种“属性”的不同恍然如一道隐形鸿沟,同时又带出香港四十到七十年代的变迁,一支笔宛如一部摄像机带你穿行在彼时香港的街头:摩天大楼、一零二号巴士、海隧、提供雪糕和鲜奶的茶餐厅、放映小黄片预告的戏院、日夜播着时代曲的唱片行、被打劫的金铺、臭气熏天的公厕、长发阿飞、抬腿濑尿的黑狗… 也难怪会给王家卫那么多电影灵感了~
评分微信读书借阅。短篇版比长篇版有力,也有更多留白。但《对倒》本身不是我最喜欢的刘的小说,结构上的“对倒”也不算新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