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启蒙时代》是一部描写一代人心灵成长的小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革”狂飙突至,把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的青年人抛到了一处。从高级干部公寓和从市井里弄走出来的男女主人公们,带着青春的热情、敏感、躁动和迷茫,顽强而莽撞地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寻找理由。可以说,这是一部“老三届”的精神成长史,作者书写了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从来不需要想起也永远不会忘记的一段历史。
文学双月刊《收获》0702全文刊载。
王安忆,当代作家。原籍福建同安,1954年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移居上海,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2006年著《启蒙时代》前,王安忆已著有《雨,沙沙沙》《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神圣祭坛》《叔叔的故事》《六九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富萍》《遍地枭雄》《桃之夭夭》等数百万字的小说、散文、论文等作品。其中《长恨歌》等受青睐于荧屏,引得关注。
王安忆的以“年代”、“时代”命名的作品我已经记不清究竟有哪些了,我看过的就有《忧伤的年代》和《隐居的年代》。在翻开她2006年的长篇小说《启蒙时代》以前,我并不知道这一本会和其他的有什么不同。果然,自《香港的情与爱》时期就现雏形的极尽铺排之能事的王式句...
评分“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理想膨胀的时代,也是一个心灵混沌、世事迷茫的时代。少年心事,书生意气,恍若隔世;而那尘封已久的青春岁月,‘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高中时有老师说78年国门开放前,中国的社会风气是极好的,而改革开放后,新鲜空气进来的同时...
评分按:在豆瓣上评小说都有点风险,看的人可能多。我这个人素来写字比较拖沓,想法也芜杂,像脚下绊蒜。所以,这并不是一篇流畅的书评;不如说是一次反思我阅读感受的过程:我并不满意于这样一篇关于文革的叙事。这里算是我的一份答卷。当然,要是能看过张旭东和王安忆的对话,以...
评分看《书城》12期上王安忆与张旭东关于《启蒙时代》的谈话,冗长乏味,坚持看到最后,终于有几句话解决了我的一点困惑。这本小说几个月前读的,看过之后觉得有点困惑,因为与我的文革想象想去很远(王安忆说《活着》里的文革场景更合乎想象,是这么回事)。它有些“不一样”...
评分绝大多数人只是,怎么说,过着一种数米的生涯。他们有权力在不经受考验的前提下过道德的生活,他们有权力不损人地过一种利己的生活,这就是人道。这其实就是我们的思想者苦思冥想、革命者为之浴血奋战的人间生活。奇怪的是——我们有时候真觉得奇怪——当我们真实地面对着这种人间状态,却不认识它了。
评分可怜呀,被评论家们暗示着
评分王安忆的小说像工笔画,一点一点描出来。内容是好的,但读多了会腻歪
评分(╯﹏╰)王安忆作品里所有让我不舒服的因素,在启蒙时代中都汇合了。。。
评分前半部分太好,后半部分气力不足,却能击中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