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这本书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生物变异分为家养状态下的变异和自然条件下的变异两种,而动物在进行变异的过程中会出现生存竞争,这里的竞争包括相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和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但同一物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物种或者不同变种之间进行交配会产下杂种,但不同物种形成的杂种常常是不育的,而不同变种形成的杂种往往可育;生物都是从简答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不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物种起源》是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对唯心的造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提出根本性挑战,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的概念和观念发生剧变。除了生物学外,达尔文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苗德岁,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理学硕士,美国怀俄明大学地质学、动物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后。现任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86年获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罗美尔奖,是亚洲首位获得该项殊荣的古生物学家。
生活中似是而非的东西还少吗?知识爆炸的年头,人们反而都不读书了,热衷于在网上寻找信息快餐。绝大多数人没有时间,更可能是没有意愿,阅读厚重的大书,所以越是伟大的思想,存在的误解越多,往往是来自对事物道听途说的人。甚至其他事情也一样,好象没有踏足印度的朋友告诫...
评分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物种起源》面世150周年。2012年10月,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公布了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科普书籍的评选结果,《物种起源》排名第一,并被称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思想”。《物种起源》问世以来,印行了无数次,翻译成30多种语言,可见其传...
评分有些书是用来激励人生的,有些书是用来改变人类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不仅改变了一个学科,而且改变了全人类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值得读了再读。它被誉为“科学界至今为止最重要的书。” 5年前在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物种起源》出版150周年的时...
评分长句子翻译的非常晦涩,而且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完全是按英文从句套从句的句式来翻。总之很多分析类的句子,你读十遍也未必能理解含义。只有叙述性的句子比较好理解。文字上别说生动,就连顺畅都难以达到。 这并非内容专业深浅的问题,而是中文翻译的能力...
评分现代西方学者做进化论方面的研究与著述,通常引用的是第一版《物种源始》,基本上这一版已经成为“标准本”;我们阅读近几十年出版的进化论研究的译著,不难发现这一点。 遗憾的是,长久以来《物种源始》却没有第一版的中译本面世;近百年来出版的中译本都是根据第六版翻译的。...
【纸质书】《物种起源》的科学意义就不用我再赘述了,它完全担当得起。 这一版是《物种起源》出版的译文,文笔流畅,译文优美,装裱精致,读起来十分享受。 当然书中有些观点目前看来的确需要修正,其内涵也是达尔文前人同僚一同的智慧结晶。但是不得不对达尔文广博的知识和精辟的见解感到叹服。 进化是生物中十分精彩的一个部分。要想体会它的精妙,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理智,能够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理性地分析生命的奇观。
评分很贵很漂亮!
评分物种起源# 演化生物学界公认“最具革命性的”《物种起源》第一版译本!
评分说说一个普通读者的阅读感受:1.论证严密。达尔文为求论述的天衣无缝,一句话可以超级长,定状补齐全,描述一个现象要正面反面加侧面,论证一个观点要正推反推加旁推,读着绕很正常,谁让他常常兜着圈子反复论证一个点呢?2.结构清奇。把核心观点放在14章中的第4章,然后先反驳对方,最后再自证,如此结构只有通读全书才能摸清逻辑在哪里,但要想“通读”本书,一遍恐怕不够。3.时代差异。那个时代的已知和未知与今天大不相同,需要准确切入达尔文从已知到未知的起止点,还要明白他在反驳什么,否则经常会迷失云端。4.业精于勤。如果你只看到惊人的洞见和严谨的逻辑,那你就忽视了达尔文最优秀的品质——勤奋。除了大量地搜集和分析资料,达尔文还操作了很多实验,而这些实验常常繁琐无趣至极。没有达尔文的天分,那至少学习他的勤奋吧!
评分很贵很漂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