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雪》的舞台设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之交的大阪,昔日望族莳冈家有漂亮的四姐妹:大姐鹤子守旧、二姐幸子圆融、三妹雪子内向、小妹妙子奔放。故事以大龄未婚的雪子一次次的相亲经历为主线,以妙子的求学受挫、与富家公子和平民青年之间的感情纠葛为起伏。一面是捕萤、赏花、歌咏舞蹈,一面是洪水、疫病、飓风战火。作品整体如同一条缓缓流动的大河,明暗交映,暗涡翻卷;其中人性幽微毕现,百味俱全。
故事围绕大阪没落望族莳冈家个性迥异的四姐妹的生活、婚恋展开。笔调平缓细腻,勾勒出东方女性的柔弱与坚强。日本传统的舞蹈、歌咏、赏花、捕萤等场景,如同闪闪金粉洒布全篇,营造出织锦长卷般的画面。但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家运日渐衰败,个人命途难测,传统美文化凋敝,故而《细雪》也被认为是一部“美的挽歌”。
《细雪》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曾获“每日出版文化奖”“朝日文化奖”。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连载,曾被认为有“反战”意图而一度遭日本军方禁止。后多次改编为影视作品,其中市川昆导演、吉永小百合主演的同名电影堪称经典;舞台剧累计演出超过一千五百场。法国文学家萨特盛赞本书是“现代日本文学的巅峰杰作”,日本评论界誉之为“现代版的《源氏物语》”。
谷崎润一郎,日本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曾获日本政府颁发的文化勋章,文体端庄秀丽,文风多变,常将通俗的主题以艺术性极强的形式表现,意蕴深刻。散文集《阴翳礼赞》,小说《春琴抄》《痴人之爱》《细雪》等均是广为人知的名作。他曾将《源氏物语》译成现代日语,享有“文豪”“大谷崎”的尊称。
看似一部普通的故事,一家贵族四姐妹生活的点点滴滴,却透露了当时日本没落贵族的特点。四姐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无论时而成熟时而幼稚的大姐鹤子,还是爱要面子的大姐夫;无论是像母亲的二姐杏子,还是事事爱操心的二姐夫;无论是优雅古典、博学多才的雪子,还是独立特行...
评分前两周上海下了三天雪,在这三天里很应景地读完了《细雪》。风俗小说是这样好,轻缓节制,一切仍为故事服务。谈到唯美主义,于斯曼的《逆天》和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画像》极尽绮丽奢艳,读起来快活,作为小说其实不入流。比较理想的唯美该是《细雪》这样,未必诉诸感官或小确幸...
评分寂 读到别人谈谷崎润一郎情事的文章,很感兴趣。谷崎是我喜欢的一个日本作家,他既写有《细雪》这种“清明上河图”风格,描写日本四时风物人情之美的小说,更闻名的是《刺青》《键》《疯癫老人日记》等充满畸情畸恋情节,被一般人目为变态,实则将日本人的感官审美推...
评分看完【细雪】,我长呼一口气,三妹妹雪子终于修成正果!这个三十五岁的大龄温婉女青年,在婚姻的道路上磕磕绊绊,不知错过了多少机会!当然,可以说她眼光高,挑剔!可是面对那位条件极好的医药经理兼美男寺村先生呢?雪子小姐不是心仪的很嘛!然而,就在寺村打电话邀雪...
评分译者写于80年代的那篇译后记是一大败笔
评分读之前大致对比了一下竺家荣、储元熹、周逸之三个版本,最终选定了周的译本来读,通读下来很顺畅。这大概是谷崎润一郎最“正常”的一部作品了
评分我一度以为雪子会找到良人终成眷属,最后看来是我太囿于成见了。当我看到雪子几姐妹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年轻军官在唱歌时,我多少有点期待是浪漫的邂逅,最终只是人生短暂的交错,是很难忘的一笔。依我看,这本书的情节相当强烈,妙子所经历的惊悸,悦子的病症,板仓的死,都是非常戏剧化的事件。也有人说他唠叨,读得没了耐心;有人说他流畅,却欠深度。其实谷崎润一郎很高明,他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把关西放置在你心里。于是你就懂得了四喜饭,懂得了相亲前或声势浩大或暗中进行的调查,懂得了旧日船场繁华拖拽的阴影,懂得了赏樱之早中晚的赶场,对最后雪子未来家翁的宅邸印象深刻:这座宅邸坐落在赏樱胜地的深处,所以他们在庭院里就是不种樱花,等到花开之时,点个相熟的外卖,坐在庭院里遥望对面的一片红云。这就是贵族。
评分一个时代,一代人的记录。
评分朋友说他爹靠翻译这本买了家里第一台电视机,今年重出了译本,遂在kindle买了本看。看了后记才知道原书是用关西方言写作的,与书里四姐妹的生活背景吻合。40万字真是细腻呀,像文字版日剧,虽然以雪子的五次相亲为主线,其他民情风俗,姐妹心思,二战时代背景,阪神洪水,点点滴滴却一气呵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