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家巴刻(J.I. Packer)認為:加爾文一生最大的成就在於寫了一本書,就是《基督教要義》,「他為了神的事業和教會的福祉所做的,沒有一樣比它更偉大、意義更為深遠。雖然他幾乎為聖經的每一卷書寫了註釋、幾乎為了每一個重要的神學議題撰寫了小冊和專著,但加爾文基本上可以說是『一本書』的人。他花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持續地撰寫《要義》,從1536年的初版到1559年的第六版,修訂、論證、重新鋪陳、務求完美。把他所知道的一切納入它裡面。……最終的結果是神學與解經作品的一個無上傑作。什麼是《要義》?它向我們呈現的是基督教的概要。它原來的書名聲稱,它不只是一本神學書籍,更是——事實上,主要是——基督徒實踐生活的一個課程,是敬虔的啟蒙讀本。」
鍾馬田(Martyn Lloyd-Jones)醫生於1944年如此評論本書:「這無疑是加爾文的傑作。事實上,我們可以說:沒有一本書對人類、對文明史有如此巨大的影響。若說正是《要義》拯救了更正教改革運動,並不為過,因為這是更正教的神學大全,是福音派信仰有過的最清晰的宣言。……大多數更正教會的信仰和神學皆源出於此。……加爾文的主要特色在於凡事都是基於聖經。……對加爾文而言,聖經是唯一的權威。……我們在《要義》裡面見到的,首先是聖經神學,而不是教理神學。」到了1949年,在他的推薦下,英國一家出版社重印貝福齊(Henry Beveridge)的英文譯本,鍾馬田在推薦文中說:「《要義》本身就是一部神學經典。對於更正教神學的影響,沒有一本書比它更大、更深遠。然而,除了其思想的博大精深和登峰造極之外,始終被人忽略的,是它的行文風格至為感人,有時令人悸動。現代神學大多數自稱源自於它,但它與它們不同,因為它極具靈修意味。閱讀本書的報償,是沒有一本書趕得上的,對於那些傳講聖道的人而言,尤其如此。」
「神所喜悅的是:加爾文應該繼續藉著他的作品向我們說話,它們是如此具有學術分量,卻又滿有敬虔。未來的世世代代都應該繼續聆聽他,直到世界的末了,好叫他們認識我們的神的真貌,並與祂同活、同作王,直到永遠。」
——伯撒(Theodore Beza)
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法國著名的神學家,故鄉在諾陽(Noyon),屬於宗教改革的第二代領袖。年輕時接受法律教育,1535年流亡至瑞士巴塞爾,次年寫就《基督教要義》第一版,時年二十七歲。去世前五年(1559年),完成《基督教要義》第五版。1539年出版《羅馬書註釋》,之後,幾乎為聖經的每一卷書撰寫註釋書,也著述討論許多重要神學議題,影響後世數百年基督教神學與西方思想、文化、制度。
巴刻 (J.I. Packer)/文,赵刚/译 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第五版,1559年,以下简称《要义》)是文字世界的一道奇观——那是一个作者和写作的世界,是一个处理和安排繁复材料的世界,是一个需要谋篇布局并引人入胜地表达思想的世界;是一个被多罗茜·塞耶斯(Doroth...
评分这书真可谓不是一般的经典啊! 事实上神学方面的书籍,尤其是来自西方各教派神学思想权威的书籍,在国内能找到的实在是寥寥无几。 作为一名天主教徒,想一窥中世纪天主教梵蒂冈的历史与宗教思想、以及天主教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的历史缘由及其深层的社会矛盾剖析,对于追求真...
评分在如今的城市教会中,有两个现象非常突出,一是听年轻的弟兄姊妹不爱读神学书,认为那样的书高深、抽象,不好读,更愿意读灵修以及婚恋、职场书籍;二是婚姻和工作如今已经成为阻碍基督徒活出喜乐生命的两座大山。 加尔文在《敬虔生活原理》一书中说,“许多人虽然敢于把...
评分这书真可谓不是一般的经典啊! 事实上神学方面的书籍,尤其是来自西方各教派神学思想权威的书籍,在国内能找到的实在是寥寥无几。 作为一名天主教徒,想一窥中世纪天主教梵蒂冈的历史与宗教思想、以及天主教历史上第二次大分裂的历史缘由及其深层的社会矛盾剖析,对于追求真...
评分麦种的译本是不错的,文字通畅,翻译准确,除了在各别的地方显得有些神学差异外,这本译本可以算如今最适合阅读的了。其中每一小段的编辑总结还是对内容很有提纲挈领的帮助,但是文章前面的总结不是那么准确,应该是编者还未完全抓住加尔文自己的思路。另外,要义真的是必读书目。精读这一本是智慧的。
评分假装翻完了
评分对比基文版、钱版、三联版,此中文版本最通俗易懂。
评分假装翻完了
评分麦种的译本是不错的,文字通畅,翻译准确,除了在各别的地方显得有些神学差异外,这本译本可以算如今最适合阅读的了。其中每一小段的编辑总结还是对内容很有提纲挈领的帮助,但是文章前面的总结不是那么准确,应该是编者还未完全抓住加尔文自己的思路。另外,要义真的是必读书目。精读这一本是智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