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伯格被譽為20世紀攝影領域最有原創性的評論傢之一。他的文章,如同瓦爾特·本雅明的《攝影小史》、珊·桑塔格的《論攝影》和羅蘭·巴特的《明室》一樣,啓發瞭一代又一代愛好攝影的普通讀者、攝影師和像他一樣“寫攝影”的人。
《理解一張照片:約翰·伯格論攝影》是伯格過去五十年“寫攝影”的文章精華,由英國國寶級作傢傑夫·戴爾悉心編選。本書以時間為序,不僅全麵收錄瞭伯格最有影響力的攝影名篇,如《攝影的使用》《外觀》《故事》等,也將此前未見收錄的、他為展覽或圖冊撰寫的評論納入其中,其中涉及的人物極其廣泛,從攝影大師奧古斯特·桑德、亨利·卡蒂埃-布列鬆、尤金·史密斯,到至今仍在活躍的攝影師伊特卡·漢澤洛娃、阿拉姆·謝蔔利。很大程度上,這24篇文章代錶瞭約翰·伯格有關攝影之寫作的最高水準。
作者: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英國藝術評論傢、小說傢、畫傢和詩人,1926年齣生於英國倫敦。1944至1946年在英國軍隊服役。退役後入切爾西藝術學院和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學習。1940年代後期,伯格以畫傢身份開始其創作生涯,於倫敦多個畫廊舉辦展覽。1948年 至1955年,他以教授繪畫為業,並為倫敦著名雜誌《新政治傢》撰稿,迅速成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傢之一。 1972年,他的電視係列片《觀看之道》在BBC播齣,同時齣版配套的圖文書,遂成藝術批評的經典之作。小說《G》為他贏得瞭布剋奬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剋紀念奬。2008年,伯格憑藉小說《A緻X:給獄中情人的溫柔書簡》再次獲得布剋奬提名。2017年1月2日,約翰·伯格在法國安東尼去世。
譯者:任悅,策展人,攝影評論人,攝影教育工作者,現任職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齣版有《1416攝影辭典》等著作。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約翰伯格真是有理論有溫度。
评分劃重點,《理解一張照片》《外觀》兩篇寫得真好,可以反復揣摩閱讀
评分老媽一直喜歡攝影,退休以後我和爸爸一起給她買瞭個好相機,從此她熟知瞭每一種花開花的時間,這本書是相機的附贈品,一起送她瞭,鼓勵她在植物花卉之外嚮人文攝影邁進。搬傢把自己的書架清空瞭,去青島之前隨手拿瞭這本飛機上讀,內容很受啓發,希望在色彩構圖之美以外,能齣現有故事、有意義的作品。翻譯零分。
评分一本雜文集,有對攝影作品和攝影理論的解讀,有與攝影師友人的書信對談。有的見解深刻,有的不知所雲。攝影如其它藝術種類一樣都是很簡單的東西,無論作為創作者還是接受者如何看待都是私人的事情,看完這本書可能會讓我更深入瞭解一幅攝影作品,也可能恰恰相反,所以觀看純屬個人喜好,拒絕理論層次綁架。
评分約翰·伯格早年具有鮮明的左翼立場,所以他的評論重點放在攝影作品的社會意義上,對社會公平、階層差異比較敏感,當然偶爾也會論及繪畫、電影等其他藝術以及關於時間的哲學。理論水平顯而易見,隻有後麵幾篇與友人的交流顯露瞭一點感性隨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